紫阳县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促富民,开辟了创业就业新天地。2011年,全县输出劳动力达8.3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9.03亿元。
“出门打工是条路,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找路子,既可照看家里,也照样能干出点名堂。”说起自家的茶园,吴贤国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家住汉王镇草川村的吴贤国参加镇上举办的茶叶技能培训班学习后,毅然放弃再度出门打工的想法,拿出所有积蓄投入新建茶园建设,一次就建了20亩,目前茶园长势喜人,三年内可投产收效。
该县抓住城市(镇)就业促进项目机遇,在21个镇免费举办创业培训班,吸引了全县近千名学员参加,为从自我评价、创业构思、市场评估、预测资金、利润计划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学员每人拿到了1张创业培训券,标志着全县就业创业培训券制度正式实施。组织举办“SYB”创业培训班23期,培训创业人员870人。以实施“万人就业工程”为突破口,联合县茶叶局、乡企局、畜牧局、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在21个镇分别举办以畜牧、蚕桑、茶叶、魔芋产业等实用技术为主的农民工免费技能培训班,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38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
“家有万金,不如一技怀身”,以劳动技能培训为主的创业培训,使返乡农民长了本事,激发了创业斗志,短短三年时间,涌现出大批的成功创业人士。他们采取机关干部与返乡农民工结对子的办法,帮扶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形成了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热潮。全县150余名干部参与了包抓工作,通过此项措施建成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户200户,仅近两年中该县回乡创业的农民工达611人,成功创办各类企业达600余家,带动就业近5000余人。积极扶持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实施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保证毕业生创业资金需求;实行税费减免等创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02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6%,扶持1151人成功创业,其中大学生创业44人、农民工回乡创业685人。组织举办“十大农村青年创业致富标兵”、“十大优秀外出务工青年”评选活动,增强回乡创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创业热情空前高涨。
以强化有组织劳务输出为突破,加大转移扩就业。全县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突破。积极开展对外劳务交流与合作,与江苏泰州、浙江平湖等地劳动保障部门联手,举办专场劳务合作招聘会2场,有效提高了输出组织化程度。健全完善了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实行了劳务输出工作经费以奖代补政策。全年输出劳动力达8.3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9.03亿元。
去年,该县还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政策扶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以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为重点,切实落实新一轮再就业优惠政策,全面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再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2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0%,建成创业示范企业10户、“创业示范一条街”10个、创业示范户100户。
此外,该县以落实促就业优惠政策为基础,加大了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达1146个,成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主渠道。及时兑现各项促进就业的补贴政策,全年兑付职业培训补贴等资金887.49万元,有力促进了灵活就业。积极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消除零就业家庭活动、人社干部“一帮一”结对子等多种就业援助活动,有效促进了就业。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安置362人,其中4050人员安置203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3%、11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低于控制指标1.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