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千年紫阳的“文化万象”

时间:2013-07-12 11:37作者:刘全军来源:《中国改革报》

陕南紫阳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千百年来,勤劳坚毅的陕南紫阳人民耕耘脚下热土,在劳作中演绎文化,在生活中衍生文化。山歌不唱不开怀,唱着山歌赶太阳,到紫阳,除了看山看水,重要的是感受到这一方山水一方人的文化风情。

民间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母体”。明清时期移民涌入,山门洞开,深山荒野到处有人,南北文化开始在紫阳交融。以品牌文化紫阳民歌为主体的民间舞蹈、民间传说、民间美术等文艺活动在民间自发活跃起来,究其成因,是因为生存环境闭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和生活境况太需要心灵和情感的渲泄,男人高腔吼山歌,女人浅吟哼小曲,日子便在自娱自乐中悄然流逝。以心相授,以口相传的原生态民歌如山野清风吹拂,是那么的爽朗润贴,词发乎内心,曲优美动听,演唱润腔方法和调节音阶用法独具慧心,具有宣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其原创水准令专业人士汗颜。紫阳民歌取材广泛,表现了劳动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形式多样,可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小调、花鼓子•八岔、风俗歌曲、宗教歌曲等七大类二十余个曲种。劳动号子分上水、下水和其他号子,节奏多变,粗旷豪迈,其中以《汉江号子》《放排号子》最有特色,“哟嗬嗬,脚踩稳啦,莫让劲啦;嗨嗨,瞪上一腿,嗨海、、、、、、”领号、合号、喊号相互交织,宫商角徵羽,抑扬高下齐,其场面惊心动魄,催人奋发。山歌无假戏无真,山歌是最能代表山区特色和山民特性的民歌,无论是从内容或是数量在紫阳民歌当中都占有绝对优势,歌词多是在劳动生活中即兴创作,调子多由固定曲调,演唱有催嗓、真嗓、假嗓,歌唱劳动是那样的无畏:“我是高山大石头,雨干三年我不怕”;歌唱生活是那样的平淡:“没吃我能种五谷,没穿我能织绫罗”;歌唱爱情是那样的直白:“郎是蜜蜂飞上天,姐是蜘蛛网屋檐;蜜蜂落进蜘蛛网,郎要抽身姐要缠”。《采茶歌》《挑水调》《手巾调》《太阳出来似火烧》等山歌广为流传。花鼓子歌,围台一众你听着,白天不唱不得过,晚上不唱困不着。花鼓子•八岔是紫阳流行较广的民间口头文艺形式,遇啥唱啥,所谓“三六九赶场,见容发货”,男人老少皆能传唱,并有伴奏锣鼓板式,大多场合是在节庆时候民间社火等场,人涌街市,锣鼓掀天,鞭炮震震,你唱我和,各领风骚,那种热闹场景让人难以忘怀。风俗歌是民间举行红白喜事等各种仪式时所唱,有孝歌、哭歌、哭嫁、撒喜等类型,至今民间赶场也还奉行。宗教歌曲是民间举行宗教仪式的所唱的歌曲,有到寺院道观内演唱的“道歌”,有在赶白事场合演唱的坛歌,有在“驱邪治病”或“烧拜香”时唱的 “端公调子”等。原创民歌浩如烟海,多如牛毛,上个世纪中期紫阳专门组织专业人士下乡采风,搜集、抢救、保护民歌文化资源,编印出《紫阳民歌》四本,辑录民歌近千余首。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紫阳地方文艺工作者吸取传统民歌养料,民间口头创作与人文书面创作的“合流”,标志着紫阳新民歌时代的到来。
向民间学习,变口书“合流”,作家吸取养料,变成书面文学,再还原于民间,为群众所接受传播,而变成民间文学珍品。新民歌《春到茶山一片新》《开山号子》《驾起船儿走汉江》等广为流传,少数民歌被推荐选送到福建前线广播。巴山汉水搭歌台,新民歌创作在地方党政的高度重视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民歌在《人民日报》《诗刊》《解放军文艺》《歌曲》《群众音乐》《新歌试唱》《草原日报》等中央、国家、省、市级百余家报刊发表,一些国内知名作曲家如劫夫、田丰、阮庆沅皆为紫阳民歌谱过曲,许多优秀新民歌被选入大典,《中国民间歌曲》收集了紫阳民歌61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歌》第一集收集了紫阳民歌21首,《全国广播歌曲选》收录紫阳民歌7首,《陕南民歌》主要收录的是紫阳民歌,从而奠定了紫阳是陕南民歌发祥地的文化地域,并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之乡”的美誉。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紫阳民歌作为音乐类排在第50位。艺苑添新趣,紫阳民歌剧,紫阳民歌剧正式列入地方新剧种的基础,并进入《中国戏曲艺术词典》和《中国戏曲志》。
民间舞蹈是民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和节日习俗、生活习俗紧密地联系。许多传统节日实际上就是民间舞蹈节。紫阳民间舞蹈来自生活,流传民间,是紫阳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县文化馆普查资料看来,流传在民间的舞蹈共有30余种,按性质可分为社火、地方戏曲小歌舞、风俗祭祀三类。在出社火之前,还有一个类似广告的“报灯”,表演者骑在竹马上,装扮成丑角,前后锣鼓造势,绕城一圈,预告明日社火将出。彩莲船、狮舞、龙舞、高跷、金钱棍、跑黑驴子、竹马、蚌壳鹭鸶玩鱼插鳖等社火演出火热了城乡,至今还盛行。“耍絮子”是紫阳流行较广的传统地方戏剧歌舞,以表现爱情题材为主要内容,剧目多为古典折子戏,如《站花墙》《韩湘子渡彩英》等,音乐一般采用花鼓词、七岔八岔、山歌,表演时边舞边唱,动作没有规范,多是人物变换场位,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传统舞蹈也配合时政宣传,创作了一批新的作品,如《十条手巾》等,风趣而质朴,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风俗祭祀类舞蹈大多带有迷信色彩,大多基本绝迹,但那种以民间舞蹈形式祈祷风调雨顺、怯病送瘟报平安的民生情怀在百姓心目中是永远也挥抹不去的。
在紫阳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以传说、故事、歌谣具多。追本求源,以地方风物传说居多,本土作家经过改编和再创作,产生出一批在全国普遍流传的作品,有100多篇在《故事会》《今古传奇》《群众艺术》等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6人被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陕西分会接受为会员。编印了《民间文学》5册,共100多万字。文艺创作活动虽然历史周期较短,但创作队伍却实力很强,有3位作家加入中国作协,10余位作者加入了省作协,出版文艺著作50余部。全国首部非遗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在第14届上海电影节斩获最佳编剧、最佳音乐奖等多项大奖。新民歌剧《茶山情》也将面世。民间美术从征集的美术工艺品来看,大致可分为刺绣、补花、印染、编结、剪纸、雕塑、镶拼、年画、灯彩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失传,没了后继之人,但是板石开发也直接带动了石雕工艺的发展,一批石雕工艺巧匠立足市场,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石雕艺人黎成生被授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浮雕《清明上河图》被陕西省工艺美术馆专家论证和鉴定,并向作者颁发了《鉴定证书》,从而使这幅艺术品有了珍藏“身价”。省美协、音协在紫阳建立创作基地,为紫阳与国内文化艺术的交流搭建建了友谊平台。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渐入佳境,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积极发展县、乡镇、村文化活动场所,培育文化大院、民歌文化传承户等农村文化细胞网络,真可谓是“满眼风波多闪灼 看山恰似走来迎”。
原载2013年6月24日《中国改革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