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紫阳权力晒在阳光下办事群众乐哈哈

时间:2015-12-28 18:10作者:杨志勇来源:《陕西工人报》

——记省五一劳动奖状、紫阳县政府办政务服务中心

  

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时限由法定6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房产证办理由原来法定的3个月压缩到1个月……对安康紫阳县的群众来说,现在办事不用再跑来跑去,只进县政府办政务服务中心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可以全部办结。该中心全面推行的“一窗受理、内部运作、网络处理、电子监察、限时办结、统一送达”的“全程代理”运行模式,不仅方便了群众办事,而且实现了快捷高效率。

紫阳县对县级部门审批事项逐项进行清理和规范,对政策依据、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方面逐一复核,对部门自行设置的前置审批进行清理,统一按照“程序最简、资料最少、收费最低、时限最短”的要求,优化每个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极限压缩审批时间,办结速度取“上限”,收费标准取“下限”,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瘦身”和流程再造,把分散在51个部门的418项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汇总成权力清单,并在互联网公开,有效解决了部门权力利益化、服务群众“中梗阻”等问题。

同时,他们将51个部门的418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政府办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各部门不再受理审批业务,推行“AB”岗工作制度,实行双休日正常上班,解决了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问题,实现了中心之外无审批,杜绝了过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群众跑来跑去”的现象。

建立电子行政审批系统,采用“一事一号一流程”的方式,对即办件即来即办,承诺件、联办件、上报件群众只在窗口提交申报资料,窗口及所属部门负责全程办理,在规定时限办结,系统自动发送手机短信通知申办人,在窗口统一领件,形成了前台窗口受理、后台部门审批、过程中心管理的审管分离格局,变过去群众跑为现在干部跑。设置21个镇便民服务中心,由县政府办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联网服务,统一审批乡镇39项审批事项。部门审批人员可在任何地方利用互联网对报审件进行远程签批,签批意见自动存入电子档案,办理人员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解决了审批人员外出不能及时审批的问题。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建立了紫阳县阳光365政务服务网站、阳光政务365微信公众平台,外出务工、在外上学等人员可通过阳光政务365网站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移动网微信公众平台,不出门、不回家可实现网上预约办事、网上查询、网上申报审批事项、网上投诉。

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银行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式收费”,统一收取中心所有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费用,禁止窗口工作人员向办事群众和企业直接收费,窗口人员与钱“不见面”,系统自动生成缴费单据,既方便群众缴费,又杜绝了搭车收费、乱收费、人情收费等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审批过程的全程监督,他们建立了电子监察系统,群众办事的受理、审核、批准、办结等审批服务各个环节全程跟踪、预警提醒、考核汇总,每个环节办理时间精确到秒,对临近承诺办理时限的事项,系统提前一天预警提醒,每两小时通过短信催办审批人员,并通知中心管理人员及时督办,加快审批进度。

经过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紫阳县政府办政务服务中心从过去群众眼中的“收发室”到如今交口称赞的“办事不用多头跑,政务中心全办好”,实现政府管理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由“管理员”向“服务员”转变。改制前,全县各部门具有审批职能的股室超过100个,工作人员近400人。改制后,截至目前,该中心窗口AB岗工作人员只有183人,累计办件15.8万件,事项办结率达100%,满意率99.8%。

原载2015年12月28日《陕西工人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