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高滩镇始终坚持“党建带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促党建”,把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机融合,以真学、真做、真用的态度,让全镇党员干部在“做”中经受考验、锤炼党性,力促脱贫攻坚见实效。他们充分发挥党员、党支部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增添动力,全镇形成了以烤烟、魔芋、食用菌、林下养殖和油牡丹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目前,蓼坝、龙湾两个村初步实现脱贫目标,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该镇通过“支部+基地+贫困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支部+能人大户+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模式,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纽带,撬动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累计建成17家农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百坝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引进600万元投资成立食用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136户入社,解决该村51人就业,年产食用菌500万袋,实现人均年增收2700元。八庙村支部紧盯养殖大户赵清勋,组建野山鸡专业养殖合作社(基地),社员辐射到周边7个乡镇,与347户贫困户签订了扶贫承诺书。
党员干部争当脱贫攻坚战主力军。该镇充分发挥包组联户干部、第一书记力量,进村入户宣传各项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放下包袱、坚定信心,找准发展方向不偏移,明确发展措施不等待,坚定发展思路不动摇,尽快实现脱穷帽、拔穷根,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展成果、显实效。朝阳村第一书记储位,两年来动员全村14个村民小组304户贫困户建起了新房,新修公路13.4公里,加宽10.8公里,新建饮水工程2处,新组建农村合作社3个,组织培训技能214人次。镇党员干部刘庆贵2017年2月就要退休了,目前还坚守在龙湾村,帮贫困户出谋划策,他说“我多工作一天,多一个人脱贫,我退了也是满足的”,在刘庆贵的协调下,龙湾村成立了烤烟合作社,引进鹌鹑养殖,新建住房155户,确保全村住房达到100%保障,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80元。
——原载2017年1月16日《陕西日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