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日报头版头条:询出压力 问出动力

时间:2017-11-13 11:01作者:余兴福 周清华来源:《安康日报》

——紫阳县人大专题询问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脱贫催人进,攻坚鼓点急。10月5日下午,紫阳县政府常务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询问在这里举行,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就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询问,10名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问题,相关部门“一把手”一一回答。与会人员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把脉问诊,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

深入调研 “问得准”

2017年贫困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后,紫阳县还有贫困村132个,在册贫困户31083户9681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4.36%。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是紫阳的基本县情。

脱贫攻坚工作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受益的是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的也是人民群众。

“我们主要是来了解你家脱贫情况,听听你们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8月7日,洄水镇团堡村三组村民李兴科家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县人大调研组到他家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村上的饮水工程已经规划三个月了,到现在还没动静!”李兴科向调研组道出了最烦心的事。他还向调研组反映村上道路改造工程进度太慢,希望能加快进度,调研组成员认真记录下了他的建议和期望。

从8月初开始,由4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抽调11名常委会委员、17名镇人大主席组成4个脱贫攻坚工作调研组,重点围绕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和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开展调研,听取县级“八办两组五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工作汇报,了解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全县17个镇和17个计划出列贫困村,召开县、镇、村汇报会、座谈会35场,实地查看50多个项目、走访170多家贫困户。

座谈会上,面对人大调研组成员,奋战在一线的镇村干部也打消顾虑反映问题吐露心声。“乡镇干部力量薄弱,经常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上面政策不明朗,我们下面不好操作。”“平时的检查考核太频繁,干部疲于应付,耽误了抓落实的时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确保人大监督工作情况清、底数明、询问有的放矢,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收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80余条,经梳理归纳汇集成10个方面16个问题。

开门见山 “问得透”

10月5日上午,该县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下午,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讨论报告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前来“赶考”的政府部门负责人以“考生”的身份接受询问,面对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这些“考官”的接连发问,现场气氛紧张而又激烈,一个个“炽热”的问题,问出了群众想问的心里话,问出了百姓想听到的回答。

陈俊瑞委员首先发问:“2017年,市上下达我县安置房建设任务10277套,从现场调研的情况看,任务欠账很大,部分安置小区还处于预算招标和三通一平阶段,请问住房建设进度为何如此缓慢?”

“我县在数据清洗核实后,2018年底前要完成 ‘十三五’移民搬迁23450户,相当于新建两个紫阳县城,搬迁任务极其艰巨,加上安置资源约束、搬迁对象贫困程度更深、工程实施难度大等原因,导致了住房建设进度缓慢。” 县搬迁办主任熊耀松作了回答,并表示将紧盯后进抓开工、促竣工、保入住,会同相关部门成立项目前期启动、进度质量安全监管、出列村住房保障督促三个组,紧扣目标任务,加强督查考核,加快工程进度。

“已建成的安置小区绝大部分没有物业管理,卫生保洁、公共设施、水电等都处于无序管理状态,请问住建局计划怎么处理?”覃建财委员是村党支部书记,他最关心新建移民社区物业管理问题。

县住建局局长刘磊回答说,下一步将及时筹措移民安置小区房屋维修基金,加快移民安置小区物业管理队伍建设,建议由政府承担移民安置小区主要物业管理费用,业主适当交纳,以确保集镇物业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

“我县176个互助资金协会借款到户1076笔653.4万元,借款率很低,还有7个村未开展借款业务,这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互助资金面广量小的问题?”这是陈正伟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张宣铭就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答复:“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恰好是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打算从三个方面进行整改,一是狠抓互助资金规范运行,强化协会运行指导;二是创新互助资金管理使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互助资金工作的指导意见》,提高互助资金借款率;三是强化镇级互助资金管理职责,加强监管,发挥互助资金脱贫攻坚重要作用,以此补好这一课。”

这次专题询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经过三个半小时紧张问答,共提出了10个方面16个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分别针对饮水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安置小区物管缺失、新建公路资金不足、实用技术培训不力、金融扶贫贷款滞后等问题,向水利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林科技局等10个部门一一展开询问。

问答之间,有沟通,有互动,有述评,说得清楚,听得明白。问者有理有据,击中要害,显示了人民代言人的责任担当;答者,不离题跑题,不回避矛盾,彰显人民公仆接受监督的勇气。一问一答间,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一步了解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为常委会更加准确地提出审议意见提供依据,也帮助政府进一步查找问题,补齐短板,破解瓶颈。同时,也体现了人大监督力度的加强,监督效应的放大。

跟踪问效 “落得实”

始于问,不止于答,更要求“果”。这次询问让与会的部门“一把手”切实感受到了的责任和压力。被问询的政府部门连夜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委员提出的问题,在第二天的会议上再次作出书面答复。

县人大常委会会后做出审议意见,认为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围绕“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强化系统思维,坚持统筹推进,全力打好决胜脱贫攻坚“组合拳”。全县各级干部尤其是镇村干部和驻村包帮干部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具体落实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县政府将从五方面抓好整改落实:一是以宣传引导为抓手,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统筹县镇干部资源,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强化技术跟进指导服务,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二是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增强发展致富后劲,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多镇一业”的规模化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壮大以茶业为龙头的富硒生态产业,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定向输出的订单培训,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三是以住房保障为关键,全力冲刺年度目标,认真研究解决好搬迁安置房建设和后续物业管理等问题,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促进安居乐业。四是以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改善贫困面貌,认真查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中的欠账,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发挥政策资金效应,积极探索创新农村扶贫互助资金运行模式,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加快信贷资金投放进度,积极发挥金融扶贫“助推器”作用。

“通过这次询问,达到了沟通情况、探讨问题、谋求对策、促进工作的效果。当然,专题询问只是一种监督形式,真正目的要让人大监督百姓关心的脱贫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教志说,要充分运用好专题询问成果,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原载2017年11月13日《安康日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