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陕西紫阳 技能培训推进精准脱贫

时间:2017-12-26 18:28作者:潘英丽 李适彤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紫阳县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有132个贫困村,在册贫困户3.1万户、9.68万人。

“面对农业生产条件差、贫困群众缺技能、外出务工就业难等问题,从2014年起,我们就把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治贫的根本之策,并且以足疗为重点开展订单定向免费技能培训,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技能脱贫路子。”紫阳县委书记赵立根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据介绍,坚持以产业为引领,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技能培训重点,通过免费技能培训工程,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业态的扶贫办法,被称为“紫阳扶贫经验”,将在陕西省的扶贫工作中进行推广借鉴。

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治贫的根本之策

“自2014年以来,陕西省紫阳县把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治贫的根本之策,我们共累计免费培训了2万人,带动1.4万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培训就业率达到70%以上,帮助1.4万贫困群众稳定就业。”赵立根介绍说。

据了解,紫阳县每年将免费技能培训纳入全县20项重点工作和20件城乡实事,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800万元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出台“三包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即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费、免教材用品费,发放交通补贴。对通过培训进入企业稳定就业的在册贫困劳动力及吸纳就业的县内重点企业进行奖励,并提供贴息贷款鼓励参训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县就业培训中心、劳动监察部门监督企业及时与就业学员签订劳动合同,每月了解学员就业情况,每季度进行回访。建立在册贫困劳动力参训台账,实行培训一人、销号一人。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技能脱贫

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和县域劳动力结构,紫阳县把风险低、投资小、见效快的修脚产业放在技能培训的首位,并投入新建职教中心作为修脚技师培训基地。在修脚足疗培训中,县技能培训中心与远元集团签订了5年2万人的用工协议。

三年来,紫阳县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开展技能培训277期2万人。其中,通过修脚技能培训走上就业岗位的,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让“紫阳修脚师”成为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和行业领军品牌。

“三年来,我们一共培训了修脚技师16455名,带动2万人从事修脚产业,帮助7000多户在册贫困户实现增收。”远元集团董事长郑远元告诉记者,2016年,仅修脚产业的劳务部分便达到了15.2亿元,预计2017年能达到30亿元,占紫阳劳务经济收入一半左右。另外,通过政企合作,还实现了远元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技能培训实现精准脱贫

在紫阳县近日召开的“扶志扶智·技能培训,促进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研讨会上,陕西省政府研究室、人社局、扶贫局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在紫阳县现场学习,并研究分析了紫阳县“以依托龙头产业,以技能服务型产业推进精准脱贫”的成功经验。

“紫阳最大的经验就是把企业、政府、贫困劳动力三者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产生内生发展动力。政府提供培训机会,企业提供就业,贫困劳动力因拥有技能而顺利就业,实现了精准脱贫。”陕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杨三省表示。

陕西省社科院院长任宗哲提出,紫阳县的扶贫工作主要抓了四点:第一,扶贫首在扶志。扶在点子上,扶在根子上。第二,扶贫要为立智作保障。不仅扶贫开发要摆脱发展思路的贫困,还要抓好教育扶贫。第三,激发贫困对象可持续内生发展的动力。第四,扶志、扶智应该与扶技相结合。

西北大学教授姚慧琴则建议,要依据市场需求节奏进一步细分扶贫技能培训创新来适应不断发生的变化,完善信用机制的保障,把扶贫战略和增长战略相结合,加快产业发展,形成环境、产业、人力资源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钟顺虎表示,学习推广紫阳扶志扶智技能培训、聚焦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因地制宜挖掘聚焦产业扶贫的潜力,可以凝聚起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

——原载2017年12月26日《中国经济时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