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1070000201707002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财政决算 |
来源 | 紫阳县财政局 | 公开日期: | 2017年07月21日 |
内容概述 | 关于紫阳县2016年财政决算(草案)情况的报告 |
一、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合计300451万元,占调整预算236408万元的127.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16550万元,占人大调整预算15500万元的106.8%;上级各项补助197884万元,政府债券收入77160万元,调入资金6409万元,上年滚存结余2448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决算合计227310万元,占调整预算210087万元的108.2%,比上年增长8.2%,增支17230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116525万元,占调整预算115346万元的101.02%,比上年增长12.8%,增支13192万元;上级专款支出110785万元,占调整预算94741万元的116.9%,比上年增长3.7%,增支4038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科目完成情况见表一。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见表一。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按结构分类见表二。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结果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788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448万元,调入资金640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77160万元,当年收入总计30045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31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79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64410万元,当年支出总计29251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593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935万元。下半年省财政厅将对我县2016年财政决算审定后下达正式批复,以上决算数据可能还会有所变化,我们将再向人大专题报告。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决算合计8365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8.7%。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决算3137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6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75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045万元);上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2982万元;专项债券收入2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46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合计784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6.1%。其中: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867万元(公共区域路灯亮化及电费支出76万元、城市公共设施维护支出20万元、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2702万元、国道541建设支出2000万元、专项债券付息69万元);上级政府性基金专款支出2982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支出1779万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支出126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938万元、农林水支出139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结果: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36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84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52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64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按功能科目分类见表三。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表按结构分类见表四。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7667万元,当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7024万元,完成占年初预算的10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2153万元,完成占年初预算的91.4%。当年收支结余22538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表见表五。
二、2016年有关情况的说明
(一)结转资金的使用情况。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5935万元,已结转安排到2017年财政预算中使用。
(二)政府债务情况。2016年初我县政府性债务余额累计51602万元,通过委托省市发行债券获得政府债券资金3796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45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2000万元、置换债券21460万元),上级财政转贷置换债券直接置换易地扶贫搬迁贷款41200万元。我们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置换债券严格按照政府债务管理规定,全部用于归还银行贷款、支付拖欠工程款等存量债务。新增债券全部用于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其中:用于脱贫攻坚产业扶贫12500万元、棚户区改造2000万元、石紫岚道路建设2000万元。2016年各镇各部门通过自身努力积极消化存量债务6200万元,截止2016年年底我县债务余额为103129万元(含上级财政直接置换易地扶贫搬迁债券41200万元)。
(三)2016年县本级预算周转金1302万元,当年未发生变化;2016年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累计10942万元,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收支缺口;2016年当年未安排预备费。
(四)2016年“三公”经费支出1710万元,较上年下降8%,其中:招待费810万元,较上年下降15%;公车运行维护费900万元,较上年下降1%。
(五)预算决议落实情况。2016年财政收支预算经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预算下达到各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
三、2016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及取得成效
(一)加强收入征管,提升收入质量
根据县人代会确定的2016年财政收入目标,全面落实收入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目标。一是严格执行《安康市财税收入保障办法》和《紫阳县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收征管一体化管理办法》,按月召开财税征收部门联席会议,分析研究解决征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了“先交税后用地”“先税后证”“先税后检”等机制,坚决堵塞收入漏洞。二是加强税收清理,确保应收尽收。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稽查和税收专项检查,对耕地占用税、契税缴纳情况进行专项清理,下大力气清理欠税,挖掘税收潜力,弥补短收缺口。协调解决安置点欠税,要求各镇政府督促安置点承建方及时申报纳税,补缴欠税,规范安置点工程财务入账凭证,坚决杜绝白条入账的现象。对国有资产出让、土地出让实行税费分离,一律先依法缴税,再按照国有资产收入或基金收入入库。以上措施清缴欠税2499万元,其中地方税收1445万元。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行政性收费、专项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强化资产、资源类收入征管,杜绝非税收入延迟缴入国库行为。通过采取上述收入征管措施,圆满完成了市对县调整后的财政收入考核目标。2016年税收占比为41.4%,较2015年增加7.5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提升幅度为近年来最高。
(二)积极争取资金,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一是发挥财政职能,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年共争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113680万元,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9500万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16500万元、置换债券62660万元,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二是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项目已完工的结余资金、终止或取消的项目结余资金、项目无法继续实施而结余的资金、预算安排不合理有结余的资金、预算单位结转结余超过两年以上的资金,坚决收回财政。整合了新增债券资金14500万元和两年以上的沉淀专项资金4910万元,用于年初本级预算安排的陕南移民搬迁、脱贫攻坚、文化旅游发展支出;整合以前年度沉淀资金6409万元,用于弥补2016年财政收入减收形成的财力缺口;整合部门资金327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饮水工程、产业扶贫、村活动室建设等脱贫攻坚项目。三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管理,优化财政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每一笔钱都花在实处、用在刀刃上,集中财力保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事业发展支出。2016年财政安排民生支出196642万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6.5%,比上年增长9.3%,增支16720万元。
(三)深化改革创新,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力度
一是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成立了“营改增”工作领导小组,完成了地税局向国税局的数据移交,2016年5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二是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按照“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直接变间接、分散变集中、无偿变有偿”的思路,制定了《紫阳县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将扶持企业的财政资金集中起来,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发挥基金的放大作用;为缓解小微企业还贷、续贷期间的资金周转困难,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制定了《紫阳县中小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办法(试行)》,有效防止和化解小微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减少企业民间借款产生的高额利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支持企业经营发展;设立贫困户小额偿贷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助力精准扶贫,全年共撬动银行贷款13000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
(四)加强财政监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一是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将21个镇卫生院纳入集中支付范围,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覆盖。同时从抓支出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入手,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把支出审核关,加大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力度。全年国库集中支付资金22.27亿元,其中直接支付20.55亿元,占支付总额的92.3%,有效防止了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因手续不齐、费用超标、项目工程超进度付款等原因,拒付支付申请1256笔,进一步规范了资金的使用范围,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加大财政监督力度。以严肃财经纪律、服务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突破口和着力点,2016年开展了52个单位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核查单位和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合法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以及财经制度执行、财务管理、预算单位“八项规定”、“三公经费”执行情况、资金及资产管理和机构改革后资产移交等内容,促使各单位执行财经法律法规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财务监管制度建设力度加大、步伐加快。三是大力推进预决算公开。在规定时限内在县政府网站全面公开县级财政预决算情况,县镇预算单位公开了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2016年,我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固定税源严重不足,财政增收乏力;二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较小,财政自给率较低;三是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保运转、保民生及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子依然十分沉重,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四是专项资金兑付缓慢,由于建设项目前期缺乏统筹安排,建设内容与建设环境有出入、需变更等原因造成2016年底滞留财政专项资金23848.73万元;四是财政、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还需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还需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