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1170300201910050 | 公开目录: | 部门财政预决算 |
来源 | 紫阳县财政局 | 公开日期: | 2019年07月19日 |
内容概述 | 紫阳县人大办2018年部门决算公开 |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紫阳县人大机关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及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机构,承担着县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履行各项职权的服务保障工作。其主要职职责是: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二)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行使监督职权。围绕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发挥监督职能,做好服务保障;
(三)坚持和完善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做好与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部门工作联系;
(四)加强人大常委会与在紫的省、市人大代表和县人大代表的联系,健全代表联络机构和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承办人大代表有关活动的组织工作;
(五)组织县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承办人事任免事项等具体工作;
(六)负责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以及其他重要会议、活动的组织和服务,负责县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决议、决定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七)负责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的组织服务工作,为人大代表视察、考察、调研及其重要活动做好服务工作。
(八)受理人大代表和群众来信来访,督办和协调处理重大信访案件;
(九)做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各项活动的组织,协助有关方面回应社会关切;
(十)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和新闻报道;
(十一)承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一)服务工作大局,依法履行监督职权。按照少而精、抓重点、求实效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济运行、财政预决算、环境保护、招商引资等重点,先后对县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计划、财政、招商引资、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报告,形成了审议意见,作出了决议决定,推进我县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
(二)贯彻县委决策,依法做好人事选举任免。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的原则,认真落实法律知识考试、与常委会组成人员见面、任前表态发言、票决任命、向宪法宣誓、颁发任命书等制度,全年共任免干部35人,实现了县委人事意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做好服务保障,着力发挥代表作用。组织代表到全国人大深圳培训基地进行培训,举办县十八届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不断提升了代表的履职能力。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等制度,安排35名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18名代表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信访听证会等有关重要会议活动,安排市、县人大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力度,66件代表建议基本办理落实到位。
(四)加强联系指导,提升镇人大工作水平。紧扣市人大提出的“四同一建设”工作部署,强化精准指导,夯实保障措施,推进阵地标准化、制度规范化、活动常态化三项建设,有效地提升了镇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五是聚焦脱贫攻坚,积极参与县委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经常深入到包抓的任河片区、麻柳镇和机关包联的麻柳染房村检查指导,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定期深入包抓的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扎实推动项目建设。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本部门的部门决算只包括部门本级(机关)决算。
序号
单位名称
1
紫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本级(机关)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县人大机关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独立部门预算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专职委员单列行政编制21名,与常委会机关人员编制分列;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行政编制7名,事业编制6名。内设1个办公室、2个专委会、5个工作委员会。实有人员32人,其中行政26人、事业5人、离岗1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15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2018年度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521.16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 85.83万元,一般预算财政支出550.06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56.93万元;2017年度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85.69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 55.52万元,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30.1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85.83万元;2018年比2017年收入增加35.47万元,增幅7.30%,支出增加119.89万元,增幅27.87%,主要原因是2018年度工资调整及脱贫攻坚工作支出。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上年结转收入56.93万元,当年财政拨款收入521.16万元。
3、本年度支出构成情况。2018年度基本支出476.40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抚恤金16.34万元),项目支出73.66万元。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
本年财政拨款收入521.16万元,本年支出550.06万元。2018年比2017年收入减少12.4%,支出减少6%。2018年比2017年收入增加35.47万元,增幅7.30%,支出增加119.89万元,增幅27.87%,主要原因是2018年度工资调整存在补发及脱贫攻坚工作支出增加。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3.71万元,其中:行政运行支出为460.06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23.66万元,人大会议支出5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34万元,其中死亡抚恤16.34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总计476.40万元,人员经费基本支出为286.92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68.98万元(基本工资116.44万元,津贴补贴97万元,奖金35.15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20.38万元)。商品服务支出239.48万元,其中:办公费12.98万元,印刷费8.4万元,水电费4.68万元,邮电费12.16万元,物业管理费2.85万元,差旅费23.45万元,维修费6.03万元,会议费50万元,培训费18.69万元,公务接待费1万元,劳务费5.50万元,委托业务费27万元,工会经费4.58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5.23万元,其他交通费用26.18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7.9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7.94万元,其中死亡抚恤16.34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总计16.23万元。公务用车3辆、公务接待国内公务接待10次、人数80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5.23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万元,无因公出国(境)人员。公车运行维护费与上年持平,公务接待较上年有所减少,原因是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公务接待减少。
2、培训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培训费支出为18.69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6万元,主要原因是2018年度单位组织了基层人大代表外出学习培训活动。
3、会议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会议费支出5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8年本部门对专项业务经费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521.16万元。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8年度全年机关运行经费189.47万元,比上年全年机关运行经费减少8.95万元。主要原因是2017年机关办公室进行了修缮。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共12.45万元,主要为货物类采购支出。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止2018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3,081,025.83元,其中流动资产617,046.11元、固定资产2,463,979.72元(房屋337,180.42元、公务车辆3辆计797,500.00元、办公设备及家具等其他固定资产1,329,299.30元)。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