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紫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索引号 0000001170300201910014 公开目录: 部门财政预决算
来源 紫阳县财政局 公开日期: 2019年07月19日
内容概述 原紫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原紫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有: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做好相关情况的收集报告,认真解决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负责合作医疗各类文书档案的保管、相关文件的起草、制作、印发、归档等工作,具体经办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业务工作;负责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做好参加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审核和报销工作;对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及时处理农民投诉和反映的各类问题;编制并报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预算、决算方案,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做好相关信息的统计和反馈;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安排、实施、检查、考核、奖惩等工作;做好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紫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属于正科级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时,设立紫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简称经办中心)。共设置四个股室:基金信息股、综合股、业务股,根据省委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本部门2019年拟划转至紫阳县医疗保障局,相关内设机构随之调整。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一)积极推进健康扶贫工作
为进一步缓解我县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助推贫困村整村脱贫,我县制定了《紫阳县新农合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从新农合资金中提取1000万元用于健康扶贫工作。并在全县实施“光明”工程,使全县眼科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改善患者尤其是贫困眼科病患者健康状况,体现党和政府的关爱。
(二)开展“先诊疗,后结算”服务
县域内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执行了“先诊疗、后结算”服务,并与省市多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协商解决了大病患者住院费用垫付问题,对因家庭经济特别困难,难以垫付医药费用的重大疾病患者,只交自付部分,确保重大疾病患者得到及时医治。农村贫困人口在县、镇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取消新农合住院押金,患者在入院时在新农合管理经办系统中登记备案即可,出院时按照有关报销政策开展结算业务,最大限度方便农村参合贫困人口。在省、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入院时,其入院押金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0%。后续住院预缴费按照预计医疗费用的个人承担部分预交,尽量减少农村参合贫困人口患者住院期间的现金压力。
(三)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
一是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严把医疗机构准入关。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建全完善医疗机构管理制度,严格政策,规范操作,积极树立窗口形象。对各级申请新农合定点的医疗机构进行严格审核,建立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认真做好报销稽核和患者回访工作,严肃查处虚报冒领、套取合疗基金的违规行为;三是强化考核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努力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周到、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开、公正、便捷”的住院报销。
(四)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全面实行新农合技术转诊,分级诊疗。这项制度通过近3年的实施,就医在县内的住院患者由71.05%提高到80.52%,县内住院补偿基金的使用率由46.17%提高到61.45%。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支出1500余万元,减少合疗基金支出近900万元。县内医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发挥,做到了医保、医疗的有效衔接,新农合基金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紫阳县新型农村合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财政全额预算,核定事业编制13名,实有人员13人。属紫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机构,县合疗办和经办中心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内设股室有综合股、基金信息股、稽查股、业务股。从决算单位构成看,本部门的部门决算只包括部门本级(机关)决算。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紫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截止2018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13人,其中事业编制13人;实有人员13人。
图1-1 合疗办人员结构图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2018年度本年收入合计646.17万元,较上年增加454.88万元,主要原因是医疗扶贫收入增加。2017年本年支出合计648.77万元,较上年减少445.70万元,主要原因是医疗扶贫支出增加。
2.2018年本年收入合计646.1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622.27万元,占总收入的96%,其他收入23.9万元,是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4%,主要是农商行拨付信息化建设资金。
3.2017年本年支出合计648.7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4.37万元,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总支出的16%;项目支出544.40万元,主要是新农合配套资金111.49万元,医疗扶贫支出432.91万元,占总支出的84%。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48.7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拨款收入104.37万元、项目预算拨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44.40万元。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比上年减少10%,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未拨付由县财政统一决算。
2.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48.7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4.37万元,项目支出544.40万元。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比上年减少10%,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由县财政统一决算。
3.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48.77万元,按支出功能科目分,包括其他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管理事务支出104.37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44.40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04.3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85.03万元,公用经费19.34万元,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需要。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年初预算1.44万元,全部为公务接待费,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支出3.56万元
1) 因公出国(境)支出情况。
2018年无因公出国(境)支出。
1)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用支出情况。
2018年无因公出国(境)支出。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56万元,超预算3.56万元,原因是公车改革收回,长租车辆费用从部门预算调剂解决,比上年增增加0.58万元,增加原因主要是扶贫下乡次数增多。
1) 公务接待费支出情况。
2018年无公务接待费支出。
1. 培训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培训费支出0.38万元,比上年增加0.32万元,主要用于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支出和相关医疗经办人员业务培训增加。
1. 会议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会议费支出0.67万元,比上年增加0.67万元,主要是包括上年度会议费在18年支出。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8年,本单位未编制绩效目标考核评价项目,2019年拟编制考试培训经费等绩效目标项目。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04.37万元,人员经费支出85.03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9.34万元。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本单位2018年无政府采购支出。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本单位无国有资产购置。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5、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附件:附件2-2018部门决算公开样表(合疗办).xls [51.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