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1170300201910086 | 公开目录: | 部门财政预决算 |
来源 | 紫阳县财政局 | 公开日期: | 2019年07月19日 |
内容概述 | 原紫阳县国土资源局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一)、部门主要职责
1.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责任;
2.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优化配置国土资源,规范国土资源权属管理;
3.承担全县耕地保护;
4.承担全县不动产统一登记责任;
5.及时提供全县土地利用各种数据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6.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
7.负责矿产资源开发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
8.承担地质环境保护;
9.负责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管理;
10.依法征收国土资源收益,规范、监督资金使用;
11.负责国家、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其他非农建设用地的统一征地管理;
12.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机构设置
本部门设六个股室;七个副科级事业单位。
六个股室包括:行政股;地籍规划股;土地利用股;矿产开发股;地质环境股;资金资产股。
七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包括:紫阳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 ;紫阳县防滑办公室;紫阳县人民政府土地统征储备中心;紫阳县土地整理中心;紫阳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紫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根据省委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本部门2019年拟更名为紫阳县自然资源局,相关内设机构随之调整。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2018年按照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国土铁军、践行“12666”国土行动,聚力追赶超越,全力推进重点工作,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严守资源红线,耕地保护成效显著。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规范用地秩序,完成了全县63.27万亩耕地和53.4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任务,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率为9.6%,实现了全省第五的保位目标。卫片执法检查违法占用耕地占新增建设用地比例为0.36%,全市最低。盘活存量土地330亩,新增补充耕地970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8730亩,实现了占补平衡。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9月19日完成招标,已完成资料收集和内业研判,正在向阳镇开展城镇村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试点。
(二)围绕发展大局,项目用地保障有力。抢抓苏陕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战略机遇,完成移民搬迁旧宅腾退复垦5520亩,上报省国土厅报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1075.9亩,市内结余指标交易流转到位资金1.5亿元。上报和办理重点项目及移民搬迁建设用地1170亩。招拍挂出让土地13宗25240㎡;G541紫阳段、仁和移民安置社区、县委党校迁建等20余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征收土地2906亩,拆迁房屋217户,兑付补偿资金7265万元。
(三)立足项目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土地出让收入3000万元,争取到位项目资金8亿元,招商到位资金1亿元。负责的重点建设项目任何千户移民安置社区290户贫困户已按期入住;仁和国际社区(二期)项目4#楼主体已封顶,5#楼主体已建6层,6至8#楼正在进行基础施工,任河咀旅游综合体已完成土地平整。
(四)紧盯目标任务,扶贫搬迁稳步推进。“十三五”易地搬迁19604户65072人,其中集中安置17250户57271人,分散安置2354户7801人。除对象调整新增搬迁对象以及高层安置的1929户未达到入住条件以外,其余17675户全部达到入住条件,其中已入住13831户,达到入住条件3844户。2018年当年脱贫户中易地扶贫搬迁对象3397户13280人,已全部达到安全住房保障标准,并在全国扶贫大数据平台上完成受益标注,经市脱贫退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达标核查组实地核查,所有脱贫退出易地搬迁户安全住房全部认定达标。通过搬迁公司持股方式退还超自筹资金851万元,“双超”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其中超面积1446户,超自筹314户。
(五)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便民示范窗口。按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化、四最、五不”工作标准,采取零登记费用,送证上门等便捷服务措施,我县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走在全市前列,被市国土局推荐为陕西省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陕西日报对我县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先进经验进行了报道。存量数据整合已通过市局验收并汇交至省厅。结合“三变改革”,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试点工作,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发证1187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不动产登记862户。
(六)严格矿山管理,生态环保落实到位。编制完成了《紫阳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7-2025年)》,开展了开山采石专项整治行动,关闭采石矿山4个。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移送涉黑涉恶案件1件。结合秦岭生态环保问题专项整治,争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资金176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02亩;中省环保督查反馈的明华煤矿环境恢复治理已通过市级验收;完成了5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可研编报,申报总投资1000万元的西门河水源保护瓦板岩矿区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评审。
(七)落实监管责任,地灾防治扎实有效。地灾防治信息化和应急能力建设项目通过了市级初验。地灾应急演练283场,发送预警短信30余万条,培训10万人次。完成了投资600万元的县城闵家庄和高滩下街崩塌治理工程。通过项目治理和搬迁,全县地灾隐患点减少了114处,威胁人数减少了2541人。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原紫阳县国土资源局(县不动产登记局)属于行政单位。局机关内设6个股室,下设7个局属事业单位,其中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为独立核算单位。全县按经济区域共设11个基层国土资源所。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紫阳县国土资源局 |
2 |
……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110人,其中行政编制94人、事业编制16人;实有人员86人,其中行政70人、事业16人。单位离退休人员22人,已交由退保办管理。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增减情况。
本年度收入3141.33万元,支出3214.67万元,2017年度收入2112.96万元,支出2555.87万元。18年度收入比17年度收入增加1028.37万元,支出增加658.8万元。增加原因是项目增加。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
本年度收入3141.33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1949.2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1192.08万元。
单位:万元
财政拨款收入 |
3141.33 |
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
1949.25 |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
1192.08 |
3.本年度支出构成情况。
本年度支出3214.6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668.6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546.01万元。
单位:万元
财政拨款支出 |
3214.67 |
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
1668.66 |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
1546.01 |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增减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原因。
本年度财政拨款收入1949.25万元,支出1668.66万元,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2112.96万元,支出2555.87万元。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比17年度收入减少163.71万元,支出减少887.21万元。减少原因是项目减少。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668.66万元,其中: 农林水支出566.4万元(包括:其他扶贫支出566.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5万元(包括:其他公路水路运输支出3.5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098.76万元(包括:行政运行支出799.77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2.46万元;地质灾害防治支出206.85万元;其他国土资源事务支出89.68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
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668.6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673.1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25.7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0.84万元、资本性支出868.89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192.08万元、支出1546.01万元。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年初预算7.08万元,2018年度“三公”经费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1.7万元。2018年比2017年公务接待费减少3.33万元 ,原因是公务接待次数减少。
(1)公务接待费支出情况。
2018年公务接待费财政预算7.08万元,实际支出1.7万元,共接待41个批次,接待210人;2017年公务接待费支出5.03万元 。2018年比2017年公务接待费减少3.33万元 ,原因是公务接待次数减少。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用支出情况。
无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因公务用车改革,无预算无支出。
(3)因公出国(境)支出情况。
因公出国(境)支出本年无预算,无支出。
2.培训费支出情况。
2018年度无培训费支出。
3.会议费支出情况。
2018年度无会议费支出。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组织对 2018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其中,一级项目1个,二级项目2个,共涉及资金832.2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 95.78%。
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取得的成效如下:
1.2017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该项目列入2018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投资693.97万元,建设规模6045亩。2018年3月29日开工建设,于2018年8月20日竣工,2019年3月22日落实县级验收,质量合格,通过验收。项目实施后:一是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抗灾能力得到提高,资源利用趋于良性循环,生态效益显著;二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000亩,实现粮食增产60万公斤;三是社会效益显著,通过项目实施,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农民工工资收入。
2.城关镇闵家庄崩塌治理项目
该治理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等规范程序进行了实施,2018年9月1日开工建设,12月竣工,目前已经通过了初验。工程竣工后,已经彻底消除了隐患,不仅解决了城关镇三个村、初中部师生等人员和车辆安全通行问题,还美化了环境,发挥了明显的防灾减效益及综合社会效益。
3.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2018年汛中由县督查室牵头组织国土、水利等部门联合对各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隐患排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防汛防滑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督促落实了防治责任和措施。2018年5月、7月、9月3次强降雨期间,都及时进行了会商研判,发布了预警预报信息30余万条。开展了1次县级防治业务培训,指导支持镇级培训17场次约1400人参加。利用“4.22地球日”、“5.12减灾日”、“6.5环境日”、“6.25土地日”及安全生产、科普宣传活动和短信平台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0余份,宣传受众达到10万人,扩大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知情面和知晓率,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2018年指导督办全县17个镇均开展了应急演练283场,超额完成270场任务,在熟悉预案、宣传知识、磨合队伍、增强意识及提高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县与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对我县各镇排查出来的210处隐患点开展实地专业调查认定,认定减少在册隐患点114处,涉及500户2541人,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我县70处核减任务,使我县今后地灾防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8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25.75万元,2017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14.61万元,比上年增加11.14万元,原因是专项业务经费及扶贫工作经费增加。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共753.88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类支出5.85万元、政府采购服务类支出22.03万元、政府采购工程类支出726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部门无公务用车,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1部。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财政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