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编委办2016年部门决算公开

索引号 0000001070000201709008 公开目录: 部门财政预决算
来源 紫阳县财政局 公开日期: 2017年08月09日
内容概述 紫阳县编委办2016年部门决算公开

一、部门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拟订全县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统一管理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审判、检察机关、人民团体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工作。

(二)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各级行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

(三)拟订县级机关各部门和镇机关行政编制总额分配方案。

(四)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协调配合约束的管理机制;运用机构编制与行政经费预算挂钩管理办法,组织实施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控制机构编制膨胀和财政供养人员盲目增长。

(五)审核县级机关各部门的职能配置和管理形式;协调县级各部门之间、县级各部门与各镇之间的职责分工。

(六)审核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办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编制和领导职数的相关手续。

(七)研究拟订全县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和管理办法。

(八)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负责全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九)监督检查全县各级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的执行情况。

(十)负责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范性文件中涉及管理体制、职能任务、机构编制内容的审核工作;参与审核县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

(十一)负责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职能职责履行情况的绩效评估。

(十二)负责全县党政群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标牌的管理工作。

(十三)负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调研、信息和统计工作。

(十四)承办机关事业单位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及“网站标识”管理工作。

(十五)承办县委、县政府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2016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机构改革,在抓改革转职能上有新突破。深化行政体制机构改革,建立业务指导联系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扎实推进党群机构改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及镇村综合改革工作。全县党群部门、政府部门和各镇“三定”方案均已印发,各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基本配备到位。推进司法、工商、国土、畜牧等具有管理职能的部门驻镇单位全部下放到各镇管,健全了条块结合、以镇为主的镇级行政管理体制,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截至目前,司法、畜牧等部门已经同步足额下划到镇。推进基层审计机关管理体制机制调整,8月份召开全县村级财务审计推进会,推进镇办财政审计所职能转变,全县17个镇财政审计所挂牌运行,实现村财审计全覆盖。

(二)突出简政放权,在抓清单促效用上有新成效。全面建立县镇两级权责清单和公共事项服务清单,组织召开了权责清单公共事项服务清单培训会,印制印发相关文件,并从人社、教育、农林科技、司法等部门抽调了11名业务骨干集中审核县镇两级权责清单,完成了24个部门3770项权责清单、131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17个镇782项权责清单、272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的上线发布,初步实现依法确权和阳光“晒权”,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清理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推行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将 53 个部门 420 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集中办理;下放 68 项审批权力到镇级,设置 17 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网上办事大厅,推行“线上线下、虚实一体”全方位服务,420项事项100%实现网上预约、网上预审,88项事项事项全程网上办结,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得到了省职能转变协调领导小组的肯定。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目库和执法检查人员目录库、随机检查工作细则,积极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阶段性“回头看”工作,准确掌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阶段性成果。同时,根据《关于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阶段性“回头看”通知》要求,准确掌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阶段性成果。

(三)加强规范管理,在抓控编促效用上有新成效。坚决落实“两个只减不增”目标。一是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规范用编申请、出入编等手续的网上办理流程,全面推开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网上业务办理,实行进出编业务网上及纸质审批同步进行,对全县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配备情况等网上数据信息进行核对维护,办理网上进出编申请793人。进一步完善实名制数据库建设,成功搭建全县统一机构编制统计与实名制网络管理平台,与县镇67个机构编制网点全部测试接通,为“互联网+机构编制”管理奠定基础。二是严格落实控编减编要求。对照空编减编方案,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增减平衡、分级负责”原则,组织开展核减“吃空饷”单位编制调查清理工作,对县教体局、县卫计局等4个单位22个事业单位 “吃空饷”人员编制和空缺编制进行了核减,共计核减收回事业编制143名。三是扎实开展网上名称管理工作。结合事业单位法人年检,集中时间扎实推进中文域名注册、续费和网站标识管理工作,新注册42个中文域名、续费94个单位、开办111个网站,顺利实现中文域名注册和网站挂标“全覆盖”。四是做好机构编制调研工作。根据各部门职能变化、业务开展情况,对县教育局、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林科技局的部门整合和编制调整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整优化机构编制,促进使用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满足全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围绕提升水平,在抓登记优服务上有新作为。坚持突出公益属性,提升服务水平,认真抓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一是优化调整事业单位设置。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对卫计、教育、农林科技、市场监管、文广旅游、规划住建等部门下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进行调整优化,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综合执法机构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整合,减少事业单位13个、编制20名,解决了整合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职能交叉重叠、分工过细、机构零散、名称各异等问题。二是创新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估和法人结构治理试点工作,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及对事业单位法人的监管,着力提高事业单位法人履职、服务能力。全面完成120多家事业单位法人的年度报告公示工作,公示率达100%。三是推进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建设改革。印发《关于开展全县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作的通知》,编制《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初领操作流程》,全县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赋码发证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受理登记35家,核准通过25家,发证23家。

(五)坚持服务大局,在抓队伍强素质上有新提升。一是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围绕包联双桥镇许河村2017年脱贫为目标,以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为抓手,扎实开展精准脱贫工作,2016年脱贫17户60人。许河村集中安置点征地工作全面完成,67户贫困户缴纳订房款,33户“交钥匙工程”完成规划设计,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的推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万元的许河百花跨河大桥主体工程全面完工,许河村二组3公里公路硬化准备工作到位。加快脱贫产业发展,积极促成并引进康硒天茗茶叶有限公司,厂房建设全面完工,机械设备调试到位且投入试生产,培育了许河村茶叶合作社,完成秋季茶园管护、茶网蝽防治800亩;发展核桃种植250亩,目前农户预定计划和茶苗已落实到位;养猪、养羊、养牛大户逐年增加,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二是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印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认真开展了四个专题讨论。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完善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组织学习机构编制工作规则等相关文件,提高干部职工自身业务能力和办事能力,积极参加全市编办系统的运动会,并荣获团体第二名的佳绩,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采取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干部廉政法规知识和勤政守廉意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和工作效能提升。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我办属于行政机构,内部三个股室。共有13名编制,其中: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下设副科级事业单位事登局,设局长1名。现单位实际共有人员7名,固定资产总计10万元。

四、2016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2016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

1、本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

(1)2016年度本年收入合计87.3万元,较上年增加27万元,增长原因主要是工资标准调整后人员工资增长以及根据当年具体工作开展情况,财政追加相应经费拨付。

(2)2016年度本年支出合计60.2万元,比上年减少11万元,原因同上。

(二)2016年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2016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0.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没有,公务接待费0.8万元。2016年度“公务接待费”支出比2015年减少0.1万元,主要是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接待批次比上年减少。

(三)2016年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016年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无此项收支。

(四)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本部门2016年度无此项收支。

(五)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6年预算内资金政府采购无此项支出。

五、部门决算公开表(见附表)

附件:县编办2016年度部门决算公开附表(公开01-08表).xls [62.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