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文广旅游局2016年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索引号 0000001070000201708028 公开目录: 部门财政预决算
来源 紫阳县财政局 公开日期: 2017年08月01日
内容概述 紫阳县文广旅游局2016年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一、部门决算说明

(一)主要职责:1、贯彻落实中省市文化发展方针、制定全县文化发展规划,扶持建设文化产业,宣传建设地方特色文化。2、协调指导全县旅游景区(点)规划和开发建设;组织实施全县旅游行业执行各类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负责全县经营国内、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星级饭店审核工作;负责全县旅游定点接待单位的评定工作;负责策划、协调全县旅游产品和宣传品的开发制作;依法管理全县旅游市场,加强旅游市场监督检查,受理;负责全县旅游统计工作。旅游投诉,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旅游行业安全执法检查,协助处理重大旅游安全事故。3、负责全县广播电视发射、节目传送、节目监测和安全播出管理;负责全县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等重大事项的实施和管理;建立健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农村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体系;负责对全县广播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和公共视听载体播放节目的业务监管;管理全县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负责全县电影发行、放映机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的交流进口管理工作。4、拟定全县文物保护及文博事业发展规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组织实施文物古迹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5、组织全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及新闻出版经营活动和全县从事演艺、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的民办机构的监管;负责对文化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和出版物市场管理;组织协调全县文化市场“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查处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的案件。6、指导文化文物、旅游、广电、新闻出版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有关协会、学会、研究会工作;制定全县文化文物、旅游、广电、新闻出版系统教育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实施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和等级资格管理工作。7、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单位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一)2016年年末文广局在职人员32人:其中行政人员13人、事业人员19人;退休人员44人(一名离休工人)、遗属4人。

(二)局机关由行政办、文化股、旅游股、文化执法队、图书馆、文管所、广电股组成。

三、重点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一)文化文物工作

1、文化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通过国家文化部审定。编制完成了《紫阳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筹集资金24万余元为全县24个精准扶贫村配送24套文化活动器材。第二张紫阳民歌光碟正式对外公开发行。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完成了12名文化志愿者的招募工作。

2、文艺作品生产及文化惠民下乡。全年创作歌舞类作品5个,歌曲类作品8个,小戏小品类作品3个;成功启动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活动,开展了以传统民歌剧《王二嫁嫂》为重点的下乡巡回演出86场次,受惠群众达到6万人次。组织了省文艺院团来我县惠民下乡演出36场。在向阳镇成立了安银民俗文化传播公司,今年10月正式开业运营。

3、群众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歌山歌展演、“西恰会”旅博会、安康龙舟节、永兴坊美食文化周、“首届中国(安康)富硒农产品博览交易会”、“魅力新城,多彩紫阳”大型巡回摄影展等活动,举办了紫阳民歌创作研讨培训班、春节文化活动周、廉政书画摄影展、茶歌电视大赛、广场舞大赛等活动,组织对全县民歌手进行了普查,建立电子档案。并对其中百余名优秀民歌手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提高培训。

4、文化市场管理。以创建“平安文化市场”为抓手,充分利用网吧监控平台,加强技防与人防,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40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323家,行政警告2家,责令整改21家。认真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收缴非法、盗版影像制品书籍85张(册),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

(二)旅游工作

1、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旅游标识。在高速公路设置旅游标识牌9块,景区景点设置旅游标识牌29块,建成无障碍旅游标识体系。

二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培训。开展了旅游重点村、农家乐、宾馆酒店紫阳民歌手培训工作,培训民歌茶艺培训人才500名;举办干部群众导游(解说)培训班,培训导游及专(兼)职解说员135人。举办烹饪培训班,定向培训500人。

三是规范和提升宾馆酒店、农家乐服务管理,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新发展酒店12家,新发展农家乐12家。

2、创新宣传营销方式,提升紫阳旅游影响力。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制定了全年文旅活动清单,开展了春节文化活动周、道教文化周、垂钓大赛、茶歌电视大赛等活动。加强与西安、安康及周边县市、达州旅行社的合作,组织开展了富硒茶美食之旅大型自驾游和旅行社组团游活动30余场次,有组织的团队游达到3万余人。

二是制作了紫阳旅游解说词文本、旅游接待指南和北五省会馆宣传折页。

三是“硒客旅游网”正在进行网站建设和资料填充。

四是制作完成了任河漂流宣传片,紫阳旅游宣传片已开始拍摄。

五是开通文笔山景区无线网络,实现WIFI全覆盖。

(三)广电工作

1、加强两台办台质量,内外宣传全面开花。

紧紧围绕全县大局,组织策划了多个主题报道活动,先后在《紫阳新闻》中开辟了“狠抓落实加快发展”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平安紫阳”等十几个专栏。继续办好《有理大家说》栏目,全年播出节目12期。广播电台开办了《法之声》普法专题栏目。截止11月底在省台发稿60多篇,市台发稿300多篇,两台外宣工作稳居全市前三名。

2、全力做好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

组织广电技术人员对全县调频广播进行了全面检修和维护,更新广播收扩点50处,移民安置社区安装广播19处;做好户户通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截止11月底放映电影2520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四、2016年度收入总体情况

本年度收入12.613.437万元,较上年增加78万元,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项目资金的费用。

五、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0.514.933万元,基本支出3.728.833万元:包括人员经费3.205.665万元,日常公用经费523.168万元项目支出6.786.099万元。

公务车辆运行维护支出7513.78元;我局公务车辆运行维护费原因是:目前有一辆省局在2008年赠送我局一辆文化资源共享面包车及中巴车辆。由于我局工作任务量大面广,文化、文物、旅游、广电、图书馆这些工作部门长期下乡检查工作需要用车。

公务接待费用2.9万元接待批次37次,370人,比预算接待费少0.8万元。比上年减少0.6%。

政府采购支出情况: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执行,2016年预算内资金支付采购支出1.1万元:其中空调2个、打印机2台、电脑1个。

六、专业名词解释

(一)“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件:文广局2016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xls [77.5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