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领导之窗> 图片集锦>正文详情

紫阳在京分享产业扶贫工作经验

时间:2019-07-29 15:30来源:紫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728日至29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大讲堂”在北京举行。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原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云南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吴孔明,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等领导嘉宾,以及“三农”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有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单位的高层次科技人才200余人出席活动。紫阳县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包联的全国科技扶贫示范县之一,应邀参加活动并作产业精准扶贫典型经验交流。

产业扶贫经验在京分享.jpg

29日上午,副县长田鑫分享了紫阳县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经验。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紫阳县产业扶贫专题片《一业突破多业兴 多措并举促增收》,随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汪三贵,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阜走上主席台,与副县长田鑫进行交流互动,剖析紫阳产业扶贫案例,认为紫阳县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思路新、措施实、效果好、可推广,并对紫阳县进一步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建言献策。

微信图片_20190730081950.jpg

紫阳县属国家限制开发的主体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陕西省深度贫困县。全县辖17个镇、176个村(农村社区)、3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规模40659133475人,贫困村13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5个,贫困量大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近年来,该县围绕增收抓“两业”,确立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群众主动、利益联结、共赢发展”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一业突破多业兴、多措并举促增收”的产业扶贫之路。一是加大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强化产业扶贫工作保障,二是按照“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主体、一户一技一项目”的思路,大力发展以茶叶为主的“硒+X”产业体系和以“十百千万”为主要模式的经营体系,夯实了群众产业增收基础。三是围绕产业链联结贫困户,摸索总结了政府奖补、主体带动、股权收益、科技帮扶、品牌溢价、产业融合、就业创业、社会帮扶八种产业扶贫模式。通过综合施策,该县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以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实现从无到有,农民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全县贫困发生率从30.6%下降至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