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主办的“2019(首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在美丽富庶的天府之国四川成都盛大开幕。紫阳县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包联的四个科技扶贫示范县之一应邀出席大会。副县长田鑫代表紫阳县在“乡村振兴与区域农业发展论坛”做交流发言。
近年来,紫阳县立足富硒资源优势,聚力发展以茶为主的富硒产业,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自2017年,该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启动实施了生态基地建管提升、龙头企业培优扶壮、市场主体科研创新、标准质量管控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品牌引领与市场拓展、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茶旅融合发展“八大创新工程”,着力推动全县茶叶基地规模化、生产绿色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多元化、产业一体化,促进了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截止2018年,全县共发展茶园23万亩,覆盖全县17个镇140多个村。培育大小茶企300余家,开发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调味茶等茶类40多个品种,全县产茶7100吨。“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从2015年的19.67亿元攀升至62.22亿元。
在发展壮大茶产业的过程中,紫阳县还探索总结了贫困户产业项目直补促增收、“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促增收、“股权分红+综合收益”促增收、地理标志商标促增收等茶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在茶产业链上稳定增收。此外,该县还结合产业优势和县域文化特色,着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和健康牌,大力推进茶旅融合,有效提升了茶产业的综合效益。2018年,全县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43.4亿元。
四川省邛来市、江西省婺源县、江苏省东海县、黑龙江省桦川县、河南省兰考县、甘肃省临潭县、山东省阳信县也分别分享了在乡村振兴和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以及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