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领导之窗> 领导活动>正文详情

全省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助推精准扶贫经验交流现场会在紫阳召开

时间:2017-11-22 08:37作者:陈 刚来源:紫阳县政府信息中心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陕西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建设,助力脱贫攻坚,11月21日,由陕西省工商局主办、安康市工商局和紫阳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全省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助推精准扶贫经验交流现场会在紫阳召开。省工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中智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寇全安致辞,省工商局商标处处长张毅主持,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志洲,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传杰,县委书记赵立根,县长陈莲,副县长田鑫参加会议。

大会现场.jpg

田中智对紫阳县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助推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助推精准扶贫是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的部署要求、立足本职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统筹脱贫攻坚工作,把地理标志商标作为商标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注册总量不断增加,品牌培育成效显著,产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管理运用和保护不断加强,真正发挥了“用好一个商标,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作用,对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田局长讲话.jpg

田中智强调,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是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的基础,地理标志商标的前途在于运用推广,要认真学习借鉴福建宁德、江苏淮安等先进地区经验,正视差距,补齐短板,借助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要扩大地标注册,夯实品牌基础。二要强化工作指导,促进规范使用,大力推广“地理标志商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三要搞好品牌宣传,发挥品牌效应。四要加强品牌保护,维护品牌权益,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提高地理标志商标保护效能和水平。

寇市长讲话.jpg

寇全安在致辞中说,地理标志商标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打造特色品牌,促进精准扶贫,推动区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借助地标品牌的效益,安康的众多特色农产品“点石成金”,特别是“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岚皋魔芋”等地标产品知名度快速提升,价格明显上升,品牌价值不断攀升,成为推动精准扶贫,加快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围绕特色农业、山林经济、涉水产业和道地药材,培育一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发挥地理标志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安康特色农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我们将以此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各地市交流探讨,增进友谊,加强合作,提升地理标志商标运用水平,助推全省产业脱贫攻坚工作。

11月21日,陪同在电商中心参观.jpg

陈莲代表县委、县政府围绕“紫阳富硒茶”地理标志商标助推精准扶贫在大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她说,近年来,紫阳县立足生态富硒优势,把商标品牌战略作为“兴县、富民、优企、强业”的重要举措,以打造中国富硒茶第一品牌为目标,持之以恒推进“紫阳富硒茶”商标品牌建设,坚定不移做大做强紫阳茶叶产业,为决胜脱贫攻坚、加快县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紫阳富硒茶2005年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十大富硒品牌”等30余项殊荣,品牌价值达19.67亿元。今年6月入选全国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截止2016年底,全县茶园达21万亩,茶叶产量7318吨,茶叶综合收入38.56亿元。先后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最美茶乡。被国家质监总局命名为“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实现了西北地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零的突破。

11月21日,茶山参观.jpg

陈莲表示,紫阳县始终坚持以品牌促发展、助脱贫,把商标品牌工作和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以“紫阳富硒茶”商标品牌建设为引领,按照“商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以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为主线,把品质作为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大力实施“八大创新工程”,推动实现“四个转型”,加快茶叶产业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一体化进程,奋力打造中国富硒茶叶产业强县。目前,全县12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农民年人均茶叶收入2700元,累计带动2.2万贫困人口脱贫。我们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充分汲取兄弟县区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维护好、运用好、发展好“紫阳富硒茶”商标品牌,为紫阳加快追赶超越、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助力。

洛川县、眉县、韩城市、铜川市、汉中市有关负责同志和紫阳县茶农代表作了大会发言。

会前,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紫阳县电子商务服务(孵化)中心、焕古镇焕古庄园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向阳镇营梁村富硒茶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