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第八届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紫阳召开,来自全国36个魔芋产业重点基地县的两百余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茶乡紫阳,交流建设经验,共话魔芋产业发展未来。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会长张盛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振兴、副市长鲁琦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书记王晓江、县长赵立根、县委副书记尹正涛参加经验交流会。
会上,赵立根代表紫阳县委、县政府作了题为《用工业化理念推进魔芋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紫阳实践》的主旨经验交流发言。近年来,紫阳县围绕“低山茶业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库区渔业养殖”的立体农业布局,将魔芋产业作为促进农民致富的重点产业进行培育,突出抓好基地建设、企业培育、体系保障、品牌打造、市场拓展五个关键环节,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的一体化经营发展之路,推进了魔芋产业跨越式发展。2015年,全县发展魔芋4.8万亩,1.2万农户从事魔芋种植,芋农年人均收入达2200元以上,被中国魔芋协会授予“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基地县”。云南省富源县,湖北省竹溪县、建始县,贵州省六枝特区,陕西省岚皋县等县区也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张盛林指出,紫阳县立足境内独特的富硒资源禀赋,用工业化理念大力推进魔芋产业发展,将魔芋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打造,不断在探索中寻求突破,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走出了一条富有紫阳特色的魔芋产业发展道路,促进了产业壮大、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和大力推广。张盛林强调,“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的紫阳实践,加快了魔芋产业发展,畅通了产品营销渠道,维护了市场的健康稳定,促进了魔芋产业提质增效,在全国同行中走在了前列。希望紫阳县以此为动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坚定发展信心,克服技术难关,强化推进措施,不断加强富硒魔芋新产品的研发和升级换代,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将魔芋产业做大做强。
王振兴说,魔芋食品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魔芋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陕南地处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湿润温和,土壤含硒丰富,是全国四大魔芋最佳适生种植区之一。我们将以此次会议召开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持之以恒抓基地、抓种源、抓科技、抓市场,不断加大魔芋新产品的研发和宣传推广,强化措施,加强协作,全力推进陕西魔芋产业做大做强,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为人类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鲁琦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紫阳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近年来,安康市立足优势资源,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围绕“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抓种源、抓基地、抓龙头,通过政府推动、科研攻关、技术示范、项目引领,有力促进了魔芋产业发展。鲁琦表示,此次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紫阳召开,是安康魔芋产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将认真学习各地先进经验,进一步凝神聚力,突出抓好基地建设、龙头培育、科技支撑、品牌营销等工作,奋力开创魔芋产业发展新辉煌。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对紫阳县实施的魔芋产业建设“紫阳实践”进行了评审,一致认为“紫阳实践”种植技术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同意通过评审,并建议进一步加快在全国的示范推广及应用。
会前,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蒿坪镇金竹村魔芋种植示范基地、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及安康各县区魔芋企业产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