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风新紫阳:瓦庙镇瓦房村的移风易俗“领路人”

时间:2017-08-15 09:04作者:唐 波 郭雨晗来源:本站原创

17岁的紫阳县瓦庙镇瓦房村准大学生覃洁今年以理科524分的高分被青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这个成绩是全村近十年来高考成绩最好的,她又是家里的独女,按理说可以“大办”祝贺,但她家积极响应新民风号召不办“升学宴”。

“女儿今年高考成绩超‘一本’线70多分,顺利考上了青岛大学,部分亲戚朋友建议办一个‘学酒’庆祝一下,顺便还能收点‘份子钱’,但我们不能给邻里乡亲增加负担。”覃洁的妈妈谯安月说。

与覃洁一样,瓦房村今年有6个准大学生(1个“一本”、1个“二本”、4个“三本”),他们其中没有一个办“升学宴”的。这缘于村支部书记贺代财领导的瓦房村大力推动“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村“三委”干部带头践行。

瓦房村有村民312户、1224人,村风民风纯朴。贺代财从2008年开始担任瓦房村支部书记,当时瓦房村经过“2000.7.13”洪灾洗礼后,基础设施、生产生活严重落后,人心不齐,村容脏乱。

上任伊始,贺代财想的最多是如何凝聚人心,如何帮助村民发展经济,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经过逐组逐户走访,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村“两委”决定突出“两手抓”,一手抓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抓村民民风改善,从我做起。

“要把治村当治家一样,只有村风民风好了,才能带出好家风好社风。我们通过村规民约、道德讲堂等,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诚信、孝顺、责任、公益的理念,推动干群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村支部书记贺代财说。

2012年开始,贺代财带头在春节期间实行“禁炮”(禁止放鞭炮),瓦房村已成功“禁炮”5年,是洙溪河最早实行禁炮的村,现在瓦房村春节期间基本听不到放“炮声”了。除此之外,瓦房村春节不互送“过年礼”,不互赠红包,亲戚之间只相互走动、一起吃饭、带孩子拜老坟、敬老人等简易活动。

在贺代财的组织下,2015年至今连续三年在村上举办“春晚”,请专业演艺公司前来助阵,并组织拔河赛等活动,群众参与度极高,群众看了喜庆热闹,又激发了活力、凝聚了人心。

同时,村上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民主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选聘10余名村上德高望重、公道正派、说话算数的乡贤担任。近十年来,全村近50余名学生考上大学,他们其中办过“升学宴”的只有两例;除婚丧嫁娶外,乔迁、开业等事宜更是没有“办酒”的。该村基本实现了“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小事不办”的效果。

贺代财的儿子贺维平2010年考上西安理工学院,作为支书,本可风风光光给儿子办一场“升学宴”,但贺代财说正因为是村干部才不能带坏这个风气,儿子只好悄悄去上了大学。

贺代财的老父亲贺习志已70多岁了,妻子也常年多病,多年来,他从未操办过老人寿宴等其他喜事,同时,也没有给别人操办主持过,坚持不捧场。

在贺代财的带领下,瓦房村弘扬家风家规,争做文明家庭,开展讲礼仪、讲诚信、讲道德、讲勤劳“四讲”活动。20143月,邻村新光村的一名儿童唐某骑单车在瓦房村严重摔伤,贺代财获悉后,立即在瓦房村组织募捐,全村人民积极响应,捐款2万多元,唐某得到了及时救治,康复后唐某家人给瓦房村送来了感谢的锦旗。

目前,瓦房村涌现出了好媳妇向连琼贷款举债为公婆做心脏搭桥术,好医生10年不操办过事,好村民唐友孝舍小家、顾大家建校之义举等好人好事。累计有5名“好媳妇”,5名“好婆婆”,10“诚信人家”,10户“卫生之家”,10户“和谐一家”,6个“和谐院落”受到集体表彰,树立榜样弘扬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