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专题报道> 社会热点>正文详情

新闻特写:惊心动魄的大撤离

时间:2017-10-02 08:59作者:余兴福 汪可平来源:紫阳县委宣传部

——从果断迅速处置任河重大汛情看紫阳担当

“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水了!”毛坝镇瓦滩村村民魏定前指着刚刚被洪水浸泡过的地下室,心有余悸地说,幸亏干部通知及时,让他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927日,受任河上游白杨溪电站、巴山电站泄洪影响,紫阳任河流域将出现6000m³/s以上洪水重大汛情,超过历史最高警戒水位,紫阳县、镇、村、组干部快速响应,在短短半小时内,对毛坝、高滩、高桥、向阳四镇9063879名受威胁住户群众实施紧急转移,实现了无一人伤亡的目标。

紫阳果断处置任河重大汛情,得到上级高度肯定,928日,安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给紫阳发来表彰通报。同时,也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人民网、凤凰网、西安晚报等30余家媒体予以报道。

与洪峰赛跑

时针拨回到927日下午。

1650分,毛坝镇防汛办公室值班电话急骤响起,毛坝关电站值班人员在电话报告中称:任河上游四川万源白杨溪电站四闸全开,开始向下游泄洪,下泄流量将达到5000m³/s。加之境内连续强降雨,河水暴涨,水位居高不下,最大洪峰流量将超过6000m³/s以上,超过历史最高警戒水位。按照流速估算,洪峰将在40分钟左右进入紫阳境内。接到汛情后,毛坝镇立即向县防汛办报告。

微信图片_20171002091151.jpg

汛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县防汛办关于任河重大汛情报告后,县委书记赵立根立即下达命令,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组织群众紧急撤离。他一边紧盯视频监控平台观察水位变化,一边向市防指汇报,同时安排人员同四川省万源市防汛办和白杨溪电站衔接沟通,立即关闭部分闸门,控制下泄流量,为下游群众撤离争取时间。

如何在40分钟时间内,实现县、镇、村、组四级联动,安全转移毛坝、高滩、高桥、向阳四镇沿河居住的4000名群众,是对紫阳县应急响应机制的一次重大考验。

当即成立四个工作组,由县级领导带队分赴毛坝、高滩、高桥、向阳指导抢险和撤离工作。毛坝、高滩、高桥、向阳四镇迅速启动紧急预案,发布预警,集结应急队伍,组织群众撤离。为唤起群众的高度警觉,各镇充分利用预警广播、扩音喇叭、手摇警报器发布预警信息,交警队、派出所、镇政府应急车辆巡回呼叫群众撤离。一时间,任河两岸,广播声、警笛声、喇叭声交织,响彻上空。

“当时,大家听到警报后,你叫我,我叫你,都不约而同地往主街道上跑。”家住毛坝镇河堤路的社区居民谢垂艳说,就像平时镇上组织的防汛演练一样,忙而不乱。

微信图片_20171002091203.jpg

1730分,洪峰抵达毛坝镇。滚滚浊浪,奔泻而下,水位瞬间暴涨。“当时,水位抬高将近4米,差十公分就翻过河堤了。”毛坝镇社区支部书记杨宏说,如不及时撤离,河堤路沿线的200多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威胁。

看着奔泻而下的巨浪,毛坝镇干部、群众长长舒了一口气。

1742分,白杨溪电站反馈:已将下泄流量控制在3500m³/s,并逐步降低下泄流量。沿河四镇干群悬着的一颗心渐渐踏实了。

1825分,毛坝、高滩、高桥、向阳四镇洪水过境,无一伤亡。

把防汛“功课”做在平时

“这次有效应对上游泄洪事件,与县委、县政府的果断决策和镇村的紧急行动是分不开的。”县防汛办副主任朱贵山说,在接到险情后,县委书记赵立根立即下达撤离命令,为后续应对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高滩镇位于毛坝镇下游,洪峰从毛坝到达高滩集镇时间约半小时。在接到县防总紧急转移撤离的命令后,高滩镇立即安排人员分头通知各村防汛值班人员,启用防汛广播播放撤离通知,并迅速集结应急队伍。5分钟后,该镇三支应急队伍、9台应急车辆按照预案分赴重点撤离区域组织群众转移。在洪峰到达前,成功将危险地段的120482名群众全部撤离。

001.jpg

没有健全的应急体系,很难在短时间完成汛情发布和人员撤离的。为做好防汛准备工作,高滩镇今年投入资金5万余元采购补充防汛器材,为各村的应急防汛队伍配发迷彩服,先后组织防汛防滑演练18场次。汛期间,预警广播24小时处于开通状态。

遭遇突发险情,一支快速反应的应急队伍也很重要。毛坝镇社区在原有应急队伍的基础上,新组建了一支87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臂带红袖章,或动员群众撤离,或帮助群众搬运贵重物品,或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尽己之力帮助撤离群众。

在镇防汛应急队伍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志愿者队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7日晚,毛坝镇天目宾馆总经理王晴免费为转移的老人和小孩提供住宿,使20余个老人、小孩在她的宾馆安全舒适度汛。

成功应对的背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紫阳有效应对任河重大汛情也非偶然。

紫阳县境内沟壑纵横,河溪密布,汉江横贯75公里,有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4条、水电站34座,沿江河而建的集镇共计11个,全县受山洪、泥石流威胁共814处,涉及群众3400余户近3万余人。

紫阳素有“五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之说,全县上下始终绷紧防汛抗灾这根弦,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抢撤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抢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紫阳县明确各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防汛抗旱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防汛抗旱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一旦发生灾情,能够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以镇为单位结合预案修编,专门制定山洪地质灾害群策群防责任落实一览表,夯实县级领导联镇、部门领导包镇、镇领导联村组、一般干部包户责任,并将各责任人的包联范围、联系方式、撤离路线等一一进行公示,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监测、转移、调度、应急保障人员的责任和任务。

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全县物资储备总价值达300余万元,落实抢险车辆及交通工具120台。组建防汛抢险队伍254支,3160人,落实镇级责任领导160人,镇级责任干部487人,村级责任人464人,监测员694人,信号发布员677人。

按照安全隐患不放过原则,县上多次派出检查组、督察组,深入乡镇、村组进行隐患排查,安全检查、工作督查。定期对辖区内所有防汛预警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修,确保应急之需。今年,该县针对自动雨量站、服务器和一江三河视频系统年久老化、服务器储存空间过小致使雨量数据接收延时,无雨报警等问题,添置了两台新服务器和三个视频摄像头,并对雨量站设备故障采取招标外包形式进行维护,打牢科学防汛基础。

防汛减灾无小事,应当多一些主动未雨绸缪,少一些被动亡羊补牢。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紫阳成功应对任河重大汛情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该县防汛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党委政府组织调度的科学性,也检验着一线干部的责任心和应急处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