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富硒生态产业园区狠抓党建促脱贫

时间:2017-12-21 10:35作者:曹树信来源:富硒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

紫阳富硒生态产业园区包抓的蒿坪镇狮子沟村地处洪山镇与蒿坪镇交界处。全村4个村民小组4751686人,2017年贫困户数据核实清洗后,有在册贫困户171433,党员46名,预备党员1名。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脱贫双推进为主线,探索建立了“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

突出四个“建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镇政府、镇城建办、紫阳县硒谷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突出“四个建强”。一是在政治上建强。组织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深入学习栗战书同志批示和回信精神,树立“既有责任又有感情”的担当精神,培育新民风,增强决胜脱贫攻坚信心。二是在组织上建强。强化党建脱贫职责,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88万余元,实施村级活动室、幸福院、卫生室和贫困户“钥匙工程”项目建设及三处饮水工程建设,管好用好项目资金,发挥项目资金作用,建好党员群众活动主阵和民生工程;三是在队伍上建强。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帮扶单位及帮扶干部“四支队伍”力量,实现贫困群众“户户见干部”。四是在能力上建强。提升党建脱贫本领,组织干部参加县级的“党建脱贫”专题培训,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到黄金、双胜、王家河村参观学习。

坚持“破”“立”“建”。针对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差、群众发展能力弱的问题,从四方面发力。一是支部“破”难题。以强化学习教育“破”思想问题,以扶贫贴息贷款和互助资金“破”资金难题,以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和技能培训“破”产业建设难题,以“一事一议”和“整村推进”政策“破”设施配套难题,突破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二是党员“立”精神。针对部分群众精神贫困问题,大力弘扬“干部带头干、党员争着干、群众抢着干”的“三干精神”,发掘朱昌军等身边好人,扬后清等致富能手,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形成立志脱贫、勤劳致富的浓厚氛围。三是能人“建”平台。支部引导、发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发展贫困户猪、牛、羊、鸡、蜜蜂等养殖业,及红薯、菊花、花椒、油桐等种植业。引进龙头企业(紫阳县天源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和贫困户签订红薯种植购销合同,带动贫困户49196人,订单种植红薯150余亩,预计亩产可达2000元左右,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支持龙头企业(紫阳县舍顿有限公司)流转贫困户土地建设菊花产业基地,进行规模经营,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发展和优先务工从龙头企业获得多项收入实现“产业脱贫”,今年先期签订流转土地54138亩,一期种植菊花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