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紫阳县委政法委包联高桥镇深磨村工作纪实
酷暑时节,紫阳县政法委干部头顶烈日,走进所包联的高桥镇深磨村,进村入户为贫困户解决困难、出谋划策,村安置点建设、通村公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养殖合作社牛肥羊壮,规模养殖蜜蜂采蜜忙,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时下,走进紫阳县高桥镇深磨村的田间院落,处处涌动着一股决战贫困,勇于争先的热潮。
深磨村地广人稀,不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且地无三亩平、田无三寸土,收入靠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户居住在平均海拔900米以上,距高桥集镇有32公里,全村人口395户1155人,数据清洗后,还有在册贫困户255户759人,计划今年整村出列摘帽。
2014年6月,县政法委开始包联紫阳县高桥镇深磨村,并派驻办公室主任彭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深入调查走访,制定精准包抓方案,落实工作专班,今年更是出台干部驻村AB班,确保每天有五人在村上常驻,实行精准施策,真抓实干。三年来,深磨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产业建设成效明显,乡风民风持续转变。
见到75岁的三组贫困户庞世丰时,他正在悉心照顾自家10箱蜜蜂,家里四口人,儿子在温州打工,老两口在家照顾小孙女。据老庞介绍,以前就有养蜂蜜的传统,加入合作社后,又扩大了养殖规模,因合作社蜂蜜销售不愁,按照45元每斤的价格估算,收入至少有8000元。
庞世丰提到的合作社就是今年深磨村成立的紫阳深磨养蜂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叫陈谭坤,他本人养蜂122箱,年产蜂蜜量在1300余斤以上。目前合作社发展贫困户社员38户,养蜂537箱,合作社平时免费提供技术帮助,并包销售,仅此一项总收入有80余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7000元。“下一步想把合作社继续壮大,达到70户左右,发展1700箱。”陈谭坤说。
除了养蜂合作社外,该村还成立了茶叶、养羊两个农村专业合作社。新建茶园200亩,管护老茶园800亩,贫困户户均茶园面积达3亩;发展残疾人贫困户养羊11户,一般贫困户10户,带动全村养羊存栏1500余头;通过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深磨三组28岁的朱明财是该村远近知晓的残疾人养羊大户,他通过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增收致富。9年前,朱明财的父亲突然患疾病离开人世,5年前,朱明财在一场车祸中失去左肢,加上母亲听力几近全无,哥哥常年在外务工跟家里基本没有联系,母子俩相依为命。
在生活陷入绝望之际,包联的县政法委干部多次上门给他送温暖、拉家常、开导他,动员其发展产业。“在我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多亏了县政法委的干部帮我出主意、拉水管、装监控,现在我发展了200只本地山羊,五头牛,年收入近8万,还在集镇安置点购买了住房,今年年底就能脱贫。”养殖业蓬勃发展的朱明财感激地说。
县政法委包联三年,深磨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该村已累计改造了16公里组级路;对6.2公里村级主干道进行硬化,目前已完成2.5公里;争取了3.7公里组路硬化项目,目前正在实施道路加宽和“打底子”工程;新建生产道路5公里;完善13.7公里村级主干道,目前已完成设计进入招标程序;争取变压器扩容两处;建设6处人饮工程,目前已完成4处;建成一所标准化村级活动室。
除此之外,深磨村住房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全村未脱贫239户贫困户中,到集镇安置点购房67户,到村安置点购房30户,外镇购房30户,自建砖混房16户,旧房改造9户,到镇村交钥匙工程47户,五保户安置40户。
驻村工作队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月嫂、修脚师免费培训115人,在村组织烹饪培训50人,使大部分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力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培训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良好效果。
同时,制定出台《村规民约》,每年评选5户“平安家庭示范户”,倡导“诚、孝、俭、勤、和”,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树立“精气神,形成向上向善的乡风文明,为脱贫攻坚、经济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年来,县委政法委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为深磨村的发展理顺了通道,群众自身、干部帮扶、社会各方帮扶力量同心协力,深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