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毛坝镇竹山村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为摆脱贫穷艰苦奋斗,创造了省市闻名的“竹山精神”。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一直以来,毛坝镇党委政府始终将脱贫重任扛在肩上,带领两万余干部群众为脱贫致富而不懈努力。今年以来,该镇进一步创新机制,咬定脱贫目标,不让一个贫困人口在脱贫路上掉队。
层层压责任,推进工作逐级落细落实
毛坝镇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全镇总人口4929户、16770人,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后系统共有贫困群众1741户5413人。面对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该镇打出系列组合拳,制定作战图、挂出倒计时、层层落实责任。
副县长何平任毛坝镇脱贫攻坚工作团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王开富、县人武部政委杨建华任毛坝镇脱贫攻坚工作团副团长。为了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5月6日,三名工作团长牵头召开脱贫攻坚推进大会,邀请了县考评办、扶贫局、搬迁办领导到会帮助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认准目标不动摇,精准发力、挂图作战,举全镇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不让一户一人掉队。”毛坝镇党委书记刘从平如是说。
这种紧迫感不仅体现在该镇领导身上,更传递给了每一位干部。该镇成立了脱贫攻坚考核督查办公室,抽调专人与镇纪委办公室一起办公,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列出任务清单,完成时限清单,完成措施清单,对各项工作实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一周一总结,一周一推进,对脱贫攻坚中的慵懒散行为进行大力整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各村分别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和到组到户责任图,明确脱贫目标和时限,限时攻坚,坚持“一次安排,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
扶贫亦扶志,“三项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在双新村一组,提到邹定平,群众都赞叹不已:“老邹不容易啊,左手五个手指都没了,还起早贪黑地下地干活、照顾两个娃儿”。
见到邹定平时,他正用一只手修缮羊圈。“包联干部给我说搞产业有扶持政策,我要好好干,不给村里扯后腿”。老邹憨厚地说。
其实,毛坝镇像老邹这样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该镇制定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大力开展农民教育》的机制,在群众中大力开展政策法规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创业技术培训,增强了农民自主创业意识、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同时,还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机制,破解农村人情消费盲目攀比,更新生活方式。通过评选爱党爱国星、兴业致富星、勤俭节约星等十类先进典型,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个个争优秀,争当文明家庭的浓厚氛围。
电商劈蹊径,山货触网融入广阔市场
在位于岔河村的紫阳县振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龙伦增向我们展示一大叠快递存根。该公司通过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当地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真正让当地群众从中受益。2016年,振农公司共销售猕猴桃 6000斤、2000余箱,全村300余户户均增收300元。
“我们通过电商平台,能使传统山货外销达到‘成本更低、信息更多、渠道更广、视野更开阔’的目的。”龙伦增说。
毛坝镇立足互联网+思维的培育,积极搭建农村电商平台,于2016年6月建成了全县首家镇级电商服务站,形成了“电商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
“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把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村的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电商扶贫无疑为我们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力支撑。”面对星火燎原的农村电商发展,毛坝镇镇长叶飞如是说。
通过一年的快速发展,该镇电商服务站让当地土特产品步入全国市场,由此带动一批新的农业经营主体主动作为,从不同领域参与到当地主导产业建设中。
目前,全镇已建立了思兰硒源、紫维康、欣硒旺、盘厢硒、双新、鑫山等10家专业合作社,并通过“电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实现了电商精准扶贫,仅思兰硒源合作社1家,在毛坝镇就直接帮扶贫困户400户稳定脱贫,间接影响农户1200户。毛坝镇电商服务站已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收入600余万元,电商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已在全镇帮带10个村贫困农户552户,辐射带动农户2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