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访贫问苦话脱贫”第一采访报道组走进东木镇,但见“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坚决打赢攻坚战”的标语随处可见,县镇村三级干部凝聚精气神,真抓实干谋发展,苦帮实扶抓扶贫,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誓言打赢脱贫攻坚战。
自今年3月以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东木镇脱贫攻坚工作团团长周富林轮回深入东木8个行政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聚焦精准是“关键”,住房保障是“重点”,增收致富是“难点”,监管推进重“节点”。周富林要求驻村及包联干部要进一步理清目标,突出重点,明确时限,夯实责任,多关注贫困群众衣食冷暖,帮助分析致贫原因,真帮实扶厘定帮扶举措,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致富热情,竭尽全力打通贫困村、户摘帽出列“最后一公里”。
镜头一:脱贫攻坚,干部当先
东木镇率领全体干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聚焦扶贫对象各项工作。早5月初,东木镇就制定扶贫对象识别及数据清洗工作方案,在优化评选和公示程序的基础上,实行全员识别、评议、公示,重新识别了1891户贫困户5692人。2017年,全镇上下围绕致贫原因“补短板”,制定脱贫措施“抓落实”,重点保证月桂、柏杨两村372户1113人如期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战役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务必以忘我的精神和舍我其谁的状态狠抓推动落实。镇党委书记蔡英雄是这样讲,也是这样做的。50岁的王文现是他的包联户之一,家中5口人,因残因学致贫。对此,他帮助申请办理残疾证,创造条件享受专项补贴;鼓励王文现发展养羊60只、养猪2头、养鸡100只,力所能及的管护好6亩茶园;号召家中1人参加技能培训,1人享受高中免费教育,农闲时还可以在周边务工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用王文现自己的话说,这样安排下来,年底少说挣个万儿八千,脱贫应该不成问题。
按照“党建+脱贫”的工作思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载体,让脱贫攻坚成为党员干部“赛马场”。社保站党员干部曾忠刚就是脱贫战线爱岗敬业的缩影,他被检查出支气管肺炎、肝囊肿等多种病症后,仍然挺在一线,是名副其实的“拼命郎”。
“聚焦党建引领脱贫,强化民生工程落实,全力聚焦产业发展,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东木镇镇长苟克乾介绍说,这些举措是推动村户摘帽的“发展观”,又是整村出列的“方法论”。镇村干部铆足“干劲”,憋足“一股气”,全镇上下誓言以一季度追赶超越考核名列靠前的信心和决心,坚决为脱贫交上满意“答卷”。
镜头二:产业建设,热火朝天
“我和老伴儿岁数大了,身体还都不好,干不了啥活了,土地又少,一年到头有点钱都花在看病上了。现在好了,我们拿土地入股合作社,往后生活就有保障了,我和老伴儿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柏杨村五组贫困户李陆海乐得合不拢嘴。
盘龙园区是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东木镇以农户以土地或“互助金”入股,在园区务工挣工资,园区提供茶园管护技术培训,保障了夏秋茶鲜茶叶质量,然后盘龙茶叶公司以不低于市场价回购。仅在月桂、关庙、麦坪新发展茶叶育苗200亩,管护茶园500亩,预计三年内新建茶园2000亩,实现人均收入3000多元。截至目前,全镇组建茶叶、食用菌、烤烟、林下养殖等合作社组织4个,吸纳贫困户130余户385人入社,入社成员收入同比大幅度提升。
积极与农技、妇联等部门对接,邀请专家、技师开展修脚、月嫂、烹饪、茶叶、养殖等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完成烹饪培训5场次,茶叶技术培训5场次,各类参训人数达到500多人,实现128人“家门口”创业就业;通过“互联网+”行动,培育电商企业1家,实现商贸流通电商化。据月桂村电商服务中心刘旭介绍说,下一步将扩大农副产品的种类和营销渠道,以淘宝、京东为销售平台,力争把绿色的农副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带动更多贫困户致富增收。
镜头三:基础设施,稳步推进
为改善居住环境,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前提下,东木镇实行倒排工期,实行“日通报、周总结、月研判”工作制度,以扎实举措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
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快速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公路建设、集镇建设、人饮工程工作落实。以老集镇为中心,先后投资8500万元规划建设月桂花园新区4期500套安置房设,目前第一批260套安置房已进入基础建设阶段。花园小石河桥,镇中心幼儿园等建设项目全面快速推进。木王至麦坪村、木王连七里村,月桂世行碑至东明庵,月桂至东红等出镇联村23.6公里公路建设中,完成60%的工程建设量,预计8月底全面完工;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溉、堰渠建设为重点,已完成木王、关庙等村河堤建设,月桂等8处人畜安全饮水建设进入竣工收尾阶段。
镜头四: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清新的空气、干净整洁的村路巷道、绿树环绕的农家庭院、布满花草的文化广场、欢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篮球场上生龙活虎的少年……月桂、木王、关庙、油房4个文明村建设如火如荼。
“这几年,镇里投入了很多,各级领导费了很多心思,现在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月桂村支部书记徐忠华告诉笔者。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全面处理,“河长责任制”得到全面加强,营造了尊重自然,珍爱绿色,呵护家园的浓厚氛围。如今,8个行政村都逐渐建起了文化广场、文体活动室、篮球场,配备了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
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率均达到100%……广大群众的健康福祉得到全面增强。
年内完成荒山退耕还林340亩,拓展连户路5公里,集镇“四化”率达到60%以上。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配齐环卫保洁员。省级生态镇巩固提升全面快速推进。
如今的东木镇,建设规划错落有致,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这里,贫困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百业兴旺的繁忙景象,广大群众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嘹亮号角声中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