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群众来说,病魔就如同藤蔓,拴住了他们迈出大山、脱贫致富的脚步。据统计,在紫阳县,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有5991人。
双安镇珍珠村2组村民郑学香今年59岁,一家4口人,2个儿子,一个孙子。2年前,丈夫、大儿子先后因病去世,留下大笔债务。小儿子一岁时就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2年过去了,一直没钱进行手术。前不久,在县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孩子终于做了手术。
“住院总共要5.7万元,合疗报销近2.7万元,红十字会基金又补助3万元,万万没想到,这么大的手术,我们自己只花了200多块钱。”郑学香说。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紫阳县对全县精准识别出的5991名因病致贫人员逐一体检,进行分类,并成立17个镇级和3个县级健康扶贫医师团队,与贫困户患者一对一签约服务。对因病致贫等四类人群实施重特大疾病民政医疗救助,推行“先看病后付费”“住院零押金”“出院一站式”结算诊疗模式,开设健康扶贫窗口、开通绿色通道,农村合疗门诊统筹率先覆盖所有贫困对象。2017年,县上拿出1000万元对因病致贫群众予以医疗救助,在资助参保参合、门诊及住院医疗救助、全费用定额医疗救助等方面精准施策,最大限度地减轻在册贫困户医疗费用负担。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白血病患儿,积极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申报医疗救助,对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县卫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凡年度住院经合疗补偿、大病保险报销及民政救助后累计自付费用仍在3000元以上的贫困参合患者,我们全部纳入贫困人口最低医疗保障范围,最低保障水平为住院总费用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