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对象是否精准是推进脱贫攻坚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扎实做好扶贫对象核实工作,系好数据清洗第一颗扣子,才能进一步理清思路,制定措施,推进脱贫攻坚。
如何核实、核准、核全贫困人口数据信息?紫阳县在扶贫对象核实数据清洗工作中,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组织人员对各村贫困人口展开“拉网式”排查,实事求是确定扶贫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率达到100%。
责任共担 打出“组合拳”
立夏过后,天空淅淅沥沥下着细雨,在紫阳县向阳镇天生桥村,扶贫对象核实工作队,正在对全村6户拟新增贫困户、4户拟剔除户进行入户走访。
“数据清洗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我们已经在村上连续奋战快一个月时间了,目的就是要确保数据清查核实工作不错增一户,不漏剔一人”,扶贫干部汪忠良眉头紧锁,满脸倦意地说:“像贾学禄这户究竟能不能进贫困户,有些不好把握,今天,我们第二次到他家来核实,确保不出纰漏。”
今年四月中旬以来,紫阳县党员干部纷纷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扎实开展扶贫对象核实数据清洗工作。全县成立176个扶贫对象核实工作队,分别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信息摸底、入户核实、民主评议等工作,确保扶贫对象核实工作“实、准、全”。
为了严防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政策落实不到位、识别程序不规范等现象发生,该县制定出台《紫阳县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问责办法》,确保全面摸清扶贫对象底数,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率。对精准率未达到100%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干部头上戴上“紧箍咒”,群众心里吃下“定心丸”,有了制度保障,倒逼党员干部主动做好扶贫对象核实数据清洗工作。
目标共进 打好“主动仗”
紫阳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各地发展不平衡,群众家庭情况千差万别,贫困对象核实工作具有一定难度。
松河村是紫阳县焕古镇最为偏远的贫困村,距离集镇35公里,由于矛盾集中,问题突出,帮扶部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15名干部,与镇、村、组三级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对象核实工作。
“通过充实力量,配强人员,松河村形成了县、镇、村、组四级协同推进扶贫对象核实工作的格局,汇聚起推动数据清洗工作的强大合力。”第一书记赵军说。
紫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还成立了9个业务指导组为各镇疑难杂症把脉会诊。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现场答复不了的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备案集体研究解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解决不了的,及时反馈给省市扶贫部门。同时,紫阳县还派出3个暗访督查组,深入17个乡镇进行暗访督查,随时掌握各镇工作动态和工作进展,对在暗访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整改,有了层层把关,数据清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审批共议 打赢“攻坚战”
孟夏时节,月光辉映下的紫阳县城关镇青中村通村公路改造工地上,繁忙的工程车辆来往穿梭,打破了夜的静谧,闪烁的车灯,与天上的星辰连成一片,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在该村一组的农家小院,近百名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仔细聆听扶贫对象核实数据清洗工作相关政策,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什么是“九条红线”?都要让群众弄清楚搞明白。扶贫干部还通过短信、QQ、微信等多种形式,向外出务工人员宣传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能不能成为贫困户,干部只是起引导作用,重点要让群众说了算。”村支部书记张显华一边忙碌着,一边说,“参与评议的人数不仅要达到村上户数的一半以上,还要考虑地域的代表性,确保表决事项的公正性”。除此之外,扶贫干部还在微信圈、朋友圈搞起微信直播,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接受群众质疑和监督。
群众评议后形成的村级初选名单,还要经过两次公示,并在村上的高音喇叭进行播放,接受社会监督,对群众举报和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确保数据清洗公平、公正、公开。
“扶贫对象核实数据清洗工作,犹如穿衣服、系扣子,第一颗扣子系不好,决战脱贫攻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紫阳县通过建立完善责任共担、目标共进、审批共议的工作机制,助推扶贫对象核实数据清洗工作有序开展,筑牢了脱贫攻坚的第一板墙。”紫阳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张宣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