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卫视系列报道(一):一把修脚刀 铺就脱贫路

时间:2017-04-29 07:58作者:黄志顺来源:紫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宣传组

修脚的活儿,在许多人看来或许不够体面,也挣不了多少钱。其实不然。在陕西安康的紫阳县,修脚已经成为重要的脱贫产业,不少人把修脚当成了创业的起点。

刘瑞来自陕西安康紫阳县农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今年他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三年前,他还在为找工作发愁,而现在已经年薪超过十万元。

刘瑞是紫阳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修脚师培训班第60期学员。刘瑞说,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在西安务工,每月平均工资也就两千多元。“这点工资在西安根本就养活不了人。”刘瑞说:“参加技能培训后就加入了远元公司直营店,三年里,从技师做到店长,现在一个月一万多块钱,一年能保持到十来万元收入。”

一个月一万多元的薪水,在西安市来说已经算中高收入。近年来,紫阳县大力开展免费修脚技能培训,吸引了当地大批劳动力前来学习。

紫阳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负责人贾学平说:“紫阳县有相当一部分的学员年薪已经拿到80到100万了。培训中心每周一、周四都开一个班,每期培训12天,最多的时候同时在校有四个班。”

文承飞以前开过小店,做过服装生意,但由于经营不善生意惨淡。看到不少的亲戚朋友都通过学习修脚开店赚钱,他也忍不住报了名,成为培训中心第134期学员。

文承飞说:“没来培训前,心里还是有点矛盾,心想给别人洗脚,面子上有点过不去,以前父母的脚都没有洗过。”

像文承飞这样,在修脚培训班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家庭妇女,也有贫困户,他们都希望用这项技能增加经济收入。

城关镇大力滩村贫困户汪远财今年47岁了。在众多的学员中,他对这项技能有更多的期待,希望凭借这门手艺建立自己的家庭。未婚女友正是看到了他的努力上进,才答应留在紫阳。

汪远财以前下过煤矿、铁矿,都没有挣到什么钱。女友占桂香第一次到他家里,感到非常失望:“我一看,怎么是这样的路,怎么是这样的房子,怎么这么穷的地方都有?”

汪远财是去年在湖南株洲认识占桂香的。由于汪远财家里穷,占桂香的家人一直不同意他俩的婚事。为了说服家人,今年他们两个人一起参加了修脚培训班。

汪远财说:“我想,等学好了手艺,就自己开个店,到时候挣钱把我老婆娶回家。”

十多年前,紫阳县80后青年郑远元背井离乡,靠着一把修脚刀闯天下。现如今在全国开了1400多家修脚连锁店。

郑远元说:“很多人用另一种眼光看这个行业,其实我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就是一门技能。2015年底,我们做了一个千城万店计划。但是在这个战略下,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员,我们每年的用工缺口达到两万人。”

紫阳县政府也给予远元集团大力支持,用“龙头企业+政府推动+脱贫群众”的模式,树立特色劳务品牌。三年来,紫阳县通过免费培训带动1.6万人从事修脚产业,年创经济收入达到了6亿元,相当于紫阳全县财政总收入2.9亿元的2倍。

紫阳县人社局局长李晓华说:“技能培训是精准脱贫中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扶贫路子。未来几年,我们还要加大扶贫的力度,计划培训三万人、带动六万人,让贫困劳动力实现良好就业,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

记者在培训中心实训基地了解到,每位培训学员的最后三天,必须要到这里修21双脚,才能算正式毕业。三年来,学员们在这里为紫阳市民免费修脚21万人次,修脚产业,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名前来体验的紫阳县市民说:“天天都来洗脚,挺舒服的。以前脚上疼,现在就好多了!”

记者在位于西安市的远元公司连锁店采访了解到,修脚也改变了一些市民的休闲习惯。一位市民说:“以前就没有在足浴店洗过脚,想着自己的脚脏脚臭,哪好意思让人家洗。 现在洗了之后,觉得挺舒服的,还有点上瘾。”

现如今,技能扶贫的“紫阳模式”已经被陕西多个地方借鉴,扶风、旬阳、岚皋、白河四个县也办起了修脚技能培训班。一把修脚刀,正在为更多人脱贫致富“开山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