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始终把交通作为脱贫攻坚先行项目,重点把贫困村的断头路、破损路,边远山村的道路作为主攻方向,精准规划,聚力推进,着力织牢一张交通扶贫网,助力脱贫攻坚。
“村里要铺水泥路了,底子都打好了,马上准备铺面子。”满脸喜悦的易国康一边打理着新建的鸡舍,一边对记者说。像易国康这样的贫困户,在紫阳县东木镇木王村有147户293人,交通成为制约村里发展的最大瓶颈。
公路不通,信息不畅,导致锁在大山深处的村落与外部世界接不上轨。因此,县交通部门计划为木王村同时硬化两条总长7公里的通村水泥路,以此打破制约这里发展的“肠梗阻”。村民易国康得知这一消息后,毅然放弃外地的工作,回到村里发展养鸡产业。 “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发展,也没挣到啥钱,正好赶上今年家门口要铺路嘛,就想着回来闯一闯,在屋里养一下鸡试一试。”说起当初回家养鸡的初衷,易国康信心十足。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开始学技术、筹资金、建鸡舍、购鸡苗,通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商品鸡存栏量达到两千多只,预计年底出栏时可以卖到十几万块钱,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村里的“致富路”即将被打开,其他村民也开始跃跃欲试,纷纷找出路,兴产业,带头脱贫致富,原来犹如“一潭死水”的木王村如今充满了发展活力。
而在紫阳县红椿镇侯家坪村通村公路建设工地上,工人师傅们正抢抓天气晴好有利时机,赶工期,抢进度,周边贫困村民也纷纷前来帮忙,既可以挣点工钱,又可以加快工程进度。“我们希望天气莫打岔,早一点把路打好,到时候走路干啥的都方便。”贫困村民赵华强边挥舞着手里的铁锹,边对记者说。
为了把硬化好贫困村通村水泥路这件好事办实,该县交通部门派驻两名干部长期蹲守工地,严格按照工程技术标准,督促工程质量和进度。目前,侯家坪村通村水泥路已经完成硬化2公里多,剩余4公里将在十一月底前全面完工。
今年以来,紫阳县交通部门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做为交通提升的重要目标,坚持以路为先,精准规划,在全县着力织牢一张交通扶贫的大网,打通交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全县累计投入资金6400余万元,在17个镇33个贫困村,启动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53条,总里程达到140公里。通村路即将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开发路”,通村路也让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小康梦”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