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脱贫攻坚路上的弄潮儿

时间:2016-03-28 09:19作者:周清华来源: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记市三届人大代表马小静

专业技术人员,少数民族,女性,具备这几个条件的马小静,似乎是量身打造的安康市三届人大代表,可她却不想做一名“举手”代表,凭借在一线的工作经历和专业的调研能力,找到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支点,持续为脱贫攻坚工作鼓与呼,成为了人大参与监督和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弄潮儿。

业务精通底气足

马小静的职务是紫阳县经济社会调查中心主任,主要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工作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平时收集整理了大量信息,为她参政议政提供了依据,增加了她履职的底气。

在处理业务工作时,她时刻不忘自己身负人大代表职责,有针对性地与调查对象真诚沟通,细心观察贫困群众生活状况,认真分析他们致贫的原因,并发挥自己较强的分析归纳力,结合工作调研撰写了《关于对紫阳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关于紫阳县贫困人口脱贫的思考与建议》等调研文章供决策者参考,因调研内容有很多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甚至把其中一些内容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此举,展现了人大代表的较高素质,树立了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一线工作接地气

2014年初,马小静被单位派到紫阳县毛坝镇核桃坪村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岗位在哪里,他就把人大代表履职到哪里。精准扶贫一定就是三年,而且必须长驻下来,她既当队长又当队员,白天走访农户、跑协调、收集资料,晚上起草文件、整理档案表册。驻村期间,她制定了详细的疲困户调查表,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计划,“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线的工作经历,使她对履行代表职责更有了发言权,及时将人民的呼声反映出来,提交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决策。

针对在精准扶贫具体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马小静在安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议》,建议提高贫困户产业建设补助标准,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出台全市统一的,具有操作性的小微企业、致富带头人扶持、奖励办法,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较快、较好的成效;出台统一的驻村人员补助标准,车船费实报实销等文件,促进驻村干部更好的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该建议着眼于精准脱贫长远考虑,从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角度出发,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得到了大会主席团的高度重视。

情系群众人气旺

龚忠娥是马小静包联的贫困户,她的女儿付雪莲考上紫阳中学,但家里的困境让她不得不放弃学业,马小静被深深地触动了,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付雪莲实现高中梦,通过多方联系,她所在的单位统计局帮助付雪莲解决了报名费。但每月生活费也还没有着落,马小静十分着急。在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活动中,马小静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联系她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孝芳,马孝芳联系到其同学陕西省智达项目公司史总,每月资助付雪莲800元生活费,解决了付雪莲的后顾之忧。如今,付雪莲已经在紫阳中学上高二,学习成绩优良。

为彻底解决贫困学生的入学难题,马小静在安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提高贫困高中生扶持力度的建议》,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迅速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面向贫困高中生进行帮扶,并认真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督促高中学校按照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不低于3%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有效的享受资助,该建议让全市贫困高中生得到有效帮扶,大多数顺利完成了学业。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几年来,马小静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用行动行使人民群众赋予自身的权利,赢得了人气,收获了支持,真正成为了贫困群众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