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一大早,冬日的暖阳刚刚穿过晨雾,紫阳县林业局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黄治富便带着工作队成员下乡了。再过一个礼拜,他到城关镇马道村驻村扶贫整整500天。
马道村是县林业局的精准扶贫对口包联村。上午10点多,黄治富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一行已经坐在马道村三组村民刘德祥门前的院落了,看到村上的“第一书记”来了,大伙儿纷纷围拢过来。黄治富开门见山:“我这次想听听大家对连户路建设的想法。”
“建连户路,我们都盼望好几年了。”村民周明华说。“铺路是好事情,关键是钱从哪儿来?”贾耀军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了,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热烈。经过讨论,最终决定由驻村工作队争取水泥和砂石料,每个农户出一名劳力负责施工。一件群众期盼的实事就此落地生根。
马道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贫困面广,产业底子薄弱。扶持谁?怎么扶?黄治富带领工作队先后开展了扶贫对象识别、建档立卡、制定帮扶计划等,摸清了底子,找准了症结。驻村扶贫工作队提出了“基础利民、产业富民、搬迁便民”的扶贫工作目标,因地制宜弥补发展“短板”,对症下药找准“穷根”。
马道村只有一条进村砂石路,一到雨天就“瘫痪”了,成为制约该村脱贫的最大障碍。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黄治富多次和林业局主要领导找到县交通、扶贫、发改等部门沟通。今年初,5.5公里的村级硬化项目终于得以启动。
马道村茶叶产业基础好,扶贫工作队动员村民加大老茶园管护和新茶园建设,配置了44台茶叶修剪机,9吨茶叶专用肥,先后组织实施了1000余亩茶园的示范管理,帮助他们通过发展茶叶产业走上脱贫致富路。
在扶贫工作队办公室的墙上我们看到一张任务表,一年多时间,黄治富带领工作队完成了九大项工作:硬化、绿化公路5公里;完成8000米的引水工程一处,解决了100户401人的饮水困难;动员移民搬迁61户,其中进城入镇安置35户;改造高低压线路25.8杆/公里,全村286户860人用上了低价电;扶持35户农民发展林下养鸡3000只;建设垃圾处理池6个,化粪池10口;组织实用技术培训400余人次;60户群众安装了宽带;发展发展茶叶、核桃特色产业1000亩。
回程的路上,太阳正当顶,雾气散去,云白天蓝,四山清明,任河在山脚下屈曲蜿蜒。说到精准扶贫工作,黄治富还感到“意犹未尽”:“下一步,我们将对照整村脱贫规划,突出移民搬迁、产业管理和技术培训,转移就业增收,咬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尽快补齐发展短板。我们林业人要向县委、县政府和马道村群众交一份最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