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传统采茶旺季虽然已近尾声,但在紫阳县双桥镇解放村康硒天茗茶叶园区,仍然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忙采夏茶,厂房内工人正在对茶叶进行杀青、烘烤等技术加工。“夏秋茶也金贵啊,耽搁不得,园区的茶长势又好,一天随便就可以采十几斤,150块钱很轻松就到手了!”贫困户左名珍乐呵呵地说。
左名珍家是村上典型的贫困户。村里交通闭塞、产业薄弱,务农收入低,父母年迈孩子小,丈夫早年在矿井下苦力落下尘肺病,现在干不了重活,“家里缺少劳动力,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我就将一块撂荒地入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成为了园区首批股东!”
村里引进了大企业,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很关键。该村以“支部+企业+贫困户”为引领,通过政府提供茶苗和亩均200元奖励、包扶单位组织技术培训、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或者劳务合作参与、企业提供联动购销和免费肥料及有偿管护“四位一体”的“合同式帮扶”方式,走“造血式扶贫”的路子,逐步打开了该村抓特色产业助扶贫新局面。目前,建成300余亩标准化茶园,周边1500余亩老茶园得到了改造。
“采茶都是手上活儿,不下苦力也不背井离乡,只要手脚勤快,赚钱不比进厂差。我4月就足足赚了7000多,今年脱贫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看到收益可观又稳定,左名珍和家人商量,不外出务工,3至9月茶季就在园区采茶,又将3亩地流转到园区。和大多数村民一样,现在左名珍家已和园区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截至目前,该村已有95户220亩土地流转到园区,另有141户将403亩土地入股企业。仅今年春茶采摘期间,就有163户204人到园区采茶7387斤,累计发放采茶工资104713元,村民采摘自家鲜叶6653斤,累计增收268498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解放村只是紫阳县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始终立足绿色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促脱贫,茶企和茶农的“钱袋子”更鼓了。全县茶园面积达22万亩,年产茶叶7000余吨,茶叶综合产值达41.8亿元,茶叶已经成为紫阳人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