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乡镇快讯>正文详情

聚焦民生改善 献礼十八大:公共财政改善百姓生活

时间:2012-09-25 08:17作者:李高燕来源:高桥镇政府

近日,紫阳县高桥镇双龙村村民刘际兵的“惠农一折通”账户上又增加了650元现金。他于3个月前购买的铃木摩托车,财政惠农项目——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已经到账。与他同时享受此项补贴的,还有居住偏远的深磨村村民刘正元和权河村的谢祖国,共955户农村群众购买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享受补贴35.8万元,这是该镇今年落实的财政惠农项目的缩影。该镇通过积极实施财政直接补贴项目,以“真金白银”补贴农户,促进了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财政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近年来,该镇严格执行公共财政转移惠农政策,认真落实惠农直接补助项目,坚持“不错不重不漏”原则,着力改善民生。今年元至八月,按照政策以13%的标准兑付摩托车、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惠及近千群众。预计全年将兑付50余万元,有1500余户新买家电及摩托车的群众受益。

2012年度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早已进入农户账户。全镇2.7万亩常用耕地,每亩综合补贴61.3元,共计167万元,于6月前兑付完毕,覆盖全镇全部农户;退耕还林补助将有290余万元现金进入实施农户手中;农民良种补贴,购买农作物水稻、玉米、油菜良种的,将有21万元补助资金进入农户的钱袋子。

通过财政系统向农户直接补贴的家电摩托车下乡、农资综合、退耕还林、良种补贴等四大主要财政补贴项目,今年共向农户兑付补贴资金513.8万元。实事入村奖补,每村举办公益事业奖补现金15万元,也将在项目竣工后及时兑现。

群众生活极大改善

每年有500余万现金直接进入了农民的钱袋子,意味着平均每户增加纯收入1000元。这些财政惠农直接补贴,引导群众购买了摩托车、家电等生活物资,不仅扩大了内需,支持了二、三产业发展,而且直接增加了群众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村家电、摩托车普及率,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从2009年至今,农村电视等家电入户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摩托车遍布乡村院落,成了多数人的代步工具。在此背后,是农村信息的快速传播,群众文化的大步发展。随着通村到组公路网络的形成,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农村的土坯房逐渐被砖混结构的紫阳特色民居小洋楼代替,群众生活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彰显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理念

在2002年农业税改革以前,高桥镇每年向农户征收“农林两税”80余万元,“三提五统”70余万元,共计150余万元。如今不仅不再征收,还每年按时反哺群众500余万元。一收一补,反映了农村政策的时代变迁,见证了社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理念在农村的逐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