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乡镇快讯>正文详情

创业故事:大学生深山养野猪

时间:2011-08-26 11:18作者:杨从英来源:麻柳镇政府

紫阳县麻柳镇赵溪村,山高坡陡,海拔1400米,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村。覃沛亮的垚森生态养殖场就建在这深山之中。夏末秋初的一天,笔者来到养殖场,年轻的老板正在给他的野猪喂食,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唤着“猪罗罗喂”,这和他时尚的穿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创业:缘起一顿年夜饭

24岁的覃沛亮毕业于陕西铁路工程学院,毕业后他开始在城市里打拼,凭借农村娃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精神,在推销界渐渐闯出了小名气,掘来了人生第一桶金。2008年春节回家过年,丰盛的年夜饭上多了一道菜,母亲告诉他说,这几年村里实行了退耕还林政策,生态环境好了,不少的野生动物又回来了,尤其是野猪特别的多,庄稼都被它们糟蹋完了,桌上的这菜就是你二叔在山上套的野猪肉,比起家猪肉更有嚼劲,就是没有家猪肉细腻。覃沛亮听了,心里一闪念,禁不住想:要是综合一下家猪和野猪的优点就好了,让它们结成“夫妻”,这样就可以优势互补了……这一夜,他咋也睡着,辗转反侧了一个晚上,终于萌发了创业决心。

建厂:身后有支撑的力量

心动不如行动,说干就干。覃沛亮开始筹措资金,年迈的父母拿出多年积蓄的10万元交给了他,再加上自己前些年在外辛苦打工攒下的60万元,资金缺口虽说不大了,但也还差好几万哪。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麻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门了解情况,通过调查分析,觉得养殖野猪,是一个不错的产业,前景可观。于是,立即拍板,为他联系大学生回乡创业贷款8万元。启动资金有了,镇党委、政府又为他成功流转土地3000亩,作为厂区和饲料基地。按照“玉米—猪—沼气—魔芋”的生态模式,一个以新鑫命名的野猪养殖场正式建起来了。目前在他的基地存栏能繁母猪50头,种野公猪2头,存栏商品猪80余头,仔猪60头,仅去年纯利润达到20万元。为了扩大养殖规模,覃沛亮还打算扩大厂房面积,建成集中养殖和放养相结合的新型养殖模式。对此,他信心十足地说:“有当地党委、政府的支出,咱有底气,也有奔头,只有科学管理,人工养殖野猪一定会拓展一片新天地!”

爱情:在共同的事业中结果

正在他独自一个人在辛苦打拼他的特色野猪养殖时,在城里打工时结识的漂亮女同事,却给他发来了短信,了解他的近况,慢慢的女孩对他产生了好感。一天,在覃沛亮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个都市女孩突然造访,看到他独自一人在深山养猪,被他执着的精神感动了,当下决定放弃城里稳定的工作、缤纷的世界,毅然决然地留下来陪他一起研究野猪养殖的技术。时髦的她系上围裙当起了“猪倌”,这在村上当时还成为了一个新闻,大家都来看城里女子是如何养猪的,觉得她只是一时好奇、新鲜,等新鲜劲一过,也许就呆不下去了。可时间一长大家发觉她不但能吃苦还是一个销售能手,她利用以前在城里的关系,居然把野猪肉成功的推销给了安康的各大酒店,大家对她更是刮目相看了。2010年在他们的野猪养殖事业正蒸蒸日上的时候,这对有情人在大家的祝福声中终成眷属,在结婚发言上覃沛亮激动的说:“是纯朴的农民养育了我,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企业做大了,我不会忘了乡亲们,我要和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