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色山间,雾气缭绕,沿着10公里长的盘旋公路蜿蜒而上,走过格桑花开的乡间小路,王珍和家人来到位于紫阳县城关镇青中村的农庄小菜园。“没想到我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还能有一块小菜园。”站在自家菜园子里,她笑得合不拢嘴。
2018年9月,青中村借鉴“一亩地”运行模式,流转土地20亩,建成40平方米左右的精品小菜园208个,以40平方米为单位,创新互联网认领方式进行营销,协同贫困户、用户、政府三方入伙的形式,诞生了多元价值。
荒山换了新装,青色的竹编栅栏点缀在翠绿的山间,为层峦耸翠的大山增添了几分韵致。管家们在菜园里除草松土,一切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中。
“年纪大了,出门打工体力脑力都跟不上了,没想到在家门口还能赚钱,我可得加劲好好干!”该村2组村民丁贵凤眉宇间都是笑意,她不仅流转了1.8亩土地,获得流转费540元,还管理了26块菜园,每块菜园管理费每年600元,年底最少可获得1.6万元收入。
“以往种菜时节,一窝蜂请几十个点工,难免会有出工不出力、不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最后资金浪费了,菜品保证不了质量,30斤的产量只有10斤,真是可惜!”青中村贫困户丁瑞斌说。
丁瑞斌是青中农庄小菜园的大管家,深知传统耕种方式的弊端,他手拿青中农庄小菜园田间管理标准条例,逐字逐句地给其他7位菜园管家讲解。除了负责管家团队的日常生产、监督落实等工作,他还负责县城配送和17块菜园的管护,一年就有2.5万元收入。
青中农家小菜园打通了菜园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使园主可以亲自体验从撒种到丰收的过程,感受一番与蔬菜瓜果相遇的浪漫。一个家庭只需支付998元的费用,费用包括管家管理费、菜种、肥料、地租、包装费等,如需配送则另加200元。
一季度可选主菜4种,插播套种2种,可保证一个家庭的个性化定制蔬菜供应。并配备专业农技人员定期指导蔬菜种植,全程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提供实时视频监控,让园主不出家门也能看到自家菜园子种的菜。
“家里两个孩子一直在县城生活,没有机会体验田园乐趣,青中小菜园可以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改善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状,我们都很期待吃上自家菜园子种的菜。”王珍说。
日前,共有120余人认领了菜园,青中村第一书记曾顺宝的朋友圈写着——“产自海拔760米富氧地带的青中蔬菜好吃不贵还绿色健康,如此火爆的菜园子,再不领就没了。”他告诉我们,菜园的客户源源不断,甚至外县及市里的居民也要认领。在他看来,“小菜园”一举多赢,不仅让城里人吃到了健康优质的绿色蔬菜,还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