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全面推广紫阳县“全程代理”政务服务模式的通知》,紫阳“全程代理”政务服务模式得到充分肯定,在全市借鉴推广。
2014年以来,紫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内部运作、网络处理、电子监察、限时办结、统一送达”的“全程代理”运行模式对外受理业务,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得到了中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按照“程序最简、资料最少、收费最低、时限最短”的要求,对县级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逐项进行清理规范,汇总成“权力清单”,面向社会公开。将51个部门418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对45项企业登记类事项和15项工程建设类事项实行“一表制”申请、并联审批,各部门不再受理审批业务。同时在中心专设银行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式收费”,真正实现了群众办成一件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填一张表。建立行政电子审批系统,采用“一事一号一流程”的方式,对即办件即来即办,对承诺件、联办件、上报件采取“一窗受理、内部运作、网络处理、电子监察、限时办结、统一送达”,真正实现了审管分离。设置17个镇便民服务中心,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联网审批。建立移动审批APP系统,部门审批人员可在任何地方利用互联网对报审件进行远程签批。建立了阳光政务365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办事人员可实现网上预约办事、网上查询、网上申报审批事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与此同时,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审批全程电子监控,定期组织开展政务礼仪培训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全省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高效运行,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在今年6月30日召开的全省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上,胡和平省长点名表扬了紫阳县这一做法,要求在全省总结推广。《通知》要求,各县区要结合贯彻落实中省市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学习借鉴紫阳好的经验,县区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政务中心建设,分管领导直接上手,抓好具体工作,迅速掀起“学紫阳、提效率、强管理、创一流”的热潮,促进全市政务服务工作增效提质。
据了解,从2014年元月至今,紫阳县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办理各类事项21万余件,时限内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