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今日紫阳>正文详情

“两优一先”新风采:争做术业专攻的“领头雁”

时间:2016-08-16 08:02作者:叶立刚来源:紫阳县教体局

他,被确定为市级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他,是紫阳首个建立学科工作坊坊主;他,注重以专题讲座、沙龙等形式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他,就是紫阳中学历史学科教师——靳松。

十年磨一剑,芳菲自然来。“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一段QQ留言见证着他16年的教书育人生涯。如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强烈的教育“好奇心”驱使着他不畏艰辛,砥砺前行,不断把教书育人事业推向新高潮。在今年庆祝建党95周年表彰大会上,他被县委授予“教书育人”好先锋荣誉称号。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关键时候怎么能掉链子?有什么困难对我说,来,先把电话记下。”靳松老师说,“这期间同学们思想波动比较大,面对学校、家庭、自身期望值等压力,要想办法加以克服。如果不便在班上提出来,可以私下对我讲。”高考即将来临,靳松老师这样为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去年,他所带的学生林某家庭因承包的煤矿出了事故,欠了一大笔债务,父亲奔走拼命还债却不与家中联系,母亲因父亲下落不明终日以泪洗面。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边与这名学生谈心探讨人生,一边设法寻求公安协查父亲的下落。“莫急,一切都会好起来!”面对老师的安慰和鼓励,林某沉重的思想负担释怀了,开始逃课酗酒、退学外出寻父的念头打消了,最终圆了“大学梦”。事后,学生的父亲逢人便说,要不是娃子的班主任,我娃怕早就失学了。处处修身只为教,时时养德育桃李,他始终树立为个人幸福成长而读书的理念。

“生活中的他,始终严以律己,注重修身养德,善于用人格魅力来打动人、感染人,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把对学生的爱转化为自觉行动。”是同事们的一致看法。于是,少数品行顽劣的学生改掉了好逸恶劳的毛病,对转换“后进生”的转化提升了学生成长幸福指数。是他,用爱心赢得学生的尊重、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甘当学生幸福成长“领路人”

16年的班主任经历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不甘放弃、不满现状,促使他甘当学生幸福成长的“领路人”。据他所带的学生回忆,靳松老师性格和蔼,育人重学法,教育教学有一套。“借助教材上的理论,强化实践思考,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既风趣生动,又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笔者听到学生们最集中地评价。

在新形势下,他利用音像资料和互联网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范围。走进紫阳首个学科工作坊,智育与德育、智育与生活常识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常态”。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利用走廊、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场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在班级文化中落地生根;“班级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小组文化、餐厅文化”成为打造主题“励志”“青春与梦想”“告别陋习”“我的理想”的主要载体;优秀毕业生的成长经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感人至深的忠孝故事、“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文化无不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无不陶冶着幸福成长的高尚情操。当教室里的“理想树”、高考百日誓师誓言、教室前的励志标语、班主任寄语等奇思妙想,无不鼓舞着着学生奋勇争先,拼搏前进。

“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长期以来辛勤的付出,使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荣誉称号,2016年所带班级65名学生全部达二本线。

争做术业专攻“领头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出色践行使命担当,他不断向国内外专家学者汲取前沿理论知识,坚持宽领域、高标准、多层面开展自修学习,努力将自己锻造成理论型、学者型的教师目标奋斗。

近年来,由他所带的历史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学生评价满意率均保持在98%以上。所带学生欧前华同学在2013年高考中总成绩位居安康市文科第二名,并首次摘取市政府颁发的励志奖;所带学生曾倩倩同学在2016年高考中总成绩位居安康市文科第五名,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长期坚持学习提升,促使他专业水平突飞猛进,目前他已成为全县高中历史教学的“领头雁”,多篇论文应约发表并获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却不敢对事业丝毫的懈怠”。他用行动诠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时代内涵,用职责和担当抒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时代要求。为了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成长,他永远在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永远在蜿蜒的汉江之畔,茶苑教坛散发出阵阵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