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今日紫阳>正文详情

走基层看发展:“两手抓”奏响精准扶贫新乐章

时间:2015-03-30 07:58作者:郑清华来源:紫阳县政府信息中心

暮春时节,茶乡紫阳经过春的孕育,焕发勃勃生机,处处涌动着大干快上、竞相发展的建设热潮,呈现出一片凝心聚力抓建设、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喜人景象。近日,笔者走进紫阳东南边陲重镇双桥,聆听该镇实施一手抓搬迁,一手抓增收,奏出的精准扶贫“铿锵琴音”。

双桥镇地处紫阳南端,距县城35公里,总面积184.4平方公里,是紫阳国土面积最大的镇。全镇辖14个村5127户16845人,其中有8个村是全县第一批精准扶贫村,2041户6165人期待脱贫,占全镇人口的36.6%,高于全县3.9个百分点。

“面对贫困面大,扶贫任务重的镇情实际,我们将着力在“抓搬迁、挪穷窝;兴产业、促增收”上大做文章,让贫困群众早日甩掉‘穷帽子’”。谈起今年的精准扶贫,镇长张锐一言以蔽之。

为使避灾移民搬迁机遇惠及更多贫困群众,该镇在倾力建成兰草坪、东河集中安置点后,将搬迁重点转向精准扶贫村,经广泛动员,已分别在香茶、莲花、六河三村启动新建村级移民安置点。目前三村的搬迁安置点已完成选址、地勘、环评、洪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拟建房报名交付定金户均超过30户,其中香茶村搬迁安置点基建工程已动工,其余两村搬迁安置点已即将在近期动工。届时,三村80%的贫困户将通过集中安置搬离穷窝,改善居住条件,走向富裕。

在促进群众增收上,该镇多措并举,因户实施点对点、名对面的精准帮扶,力求百花齐放。一是发展短、平、快的畜牧养殖、魔芋种植产业,力求当年见效,促进群众快速增收。其中由政府主导帮扶的百花村养羊合作社已形成存栏200余头的规模。返乡成功人士冉永军在六河村成立的养羊合作社已流转土地70亩,一期投资300万元,建成圈舍16间600余平方米,购回牧畜草、木本草籽400斤,与10余农户签订种植回收协议,计划首次购置羊羔500只,建成年出栏1000余头羊,辐射带动50余户近200余人的养羊基地。二是突出大户带动,发展茶叶、厚朴、核桃等特色产业。在茶叶上,强化田间管护、采摘加工、生产销售技能培训,适时免费给予大户肥料、修茶器械帮扶,增强茶农信心。在厚朴、核桃种植上,给予种苗和技术帮扶,力促产业成林,各项中长期特色产业发展后力强劲。三是强化足浴足疗、茶叶产业、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造血能力。该镇去年动员参加足疗培训的43人,均已实现就业。

“只要我们咬紧移民搬迁、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三大扶贫重点不放松,全面落实精准帮扶各项措施,就一定会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使群众产生更多获得感。”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镇党委书记彭勇目光坚毅、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