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今日紫阳>正文详情

“要有倾心帮扶的实干精神”

时间:2014-07-09 09:13作者:熊书文来源:紫阳县委办公室

——尹正涛驻村指导精准扶贫工作略记

7月8日,骄阳似火。县委副书记尹正涛带着驻村工作队穿行在乡间小道上,奔走在贫困农户间。低矮危险的土坯房屋、腰蜷背驼的留守老人、求知若渴的贫困学生,……一个个艰难生活的故事,一件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次又一次触动了联镇领导尹正涛那颗为民之心,他语重心长的与驻村干部说,我们一定要扎根农村,发扬倾心帮扶的实干精神,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帮助贫困农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走访要到位,识别要准确”

兴塘和草川是汉王镇的重点贫困村,两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经济来源却十分狭窄。兴塘246户农户中有124户贫困户,几乎没有增收的主导产业;草川共有248户,其中106户是贫困户,仅有部分农户发展茶叶,收入也相对微薄。如何将真正贫困的农户识别出来,结合各自实际寻求致富门道,这是尹正涛最关心的问题。他叮嘱随行的驻村干部,要战晴天斗雨天,挨家挨户走访到位,详细了解家庭情况,通过群众评议、张榜公布等多种有效形式,把富裕户、一般户、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甄别清楚,识别准确,尤其是贫困户的确定,一定要得到群众认可。同时,要认真分析致贫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贫困户的脱贫计划和村上发展的三年规划。

“鼓励群众进城入镇,彻底改变居住条件”

“我家总的3个人,我们两个老的都是快70岁的人了,唯独一个儿是个癫子”

“我这两间土墙房子已经住了好几十年了,现在大落大漏,细落细漏,我奏害怕那天把我老两口子塌到屋里”

“我也想过几天安稳日子,可我们身体都不行,常年害病,也做不了活路”

“我那癫子儿去年病发了,乱跑,结果把腰杆整断了,在紫阳做手术花了两万多,还是政府出的钱”

……

尹正涛和驻村干部用心聆听着低保户王墩伦诉说他的生活境况,不时插话询问享受大病保险没有,是不是经常犯病,是否服用精神病药,等等。这类低保户在兴塘村有20多户,是镇村干部的一块心病,每逢雨天,村干部都要到户督促转移。尹正涛沉思许久,抹去满脸汗水,交代驻村干部尽快征求这些低保户意见,看是否愿意集中居住,如果愿意,就想法建一栋低保户安置房,彻底解决这部分群众的住房问题。同时,积极宣传移民搬迁政策,动员居住在偏远危险地段的群众进城入镇,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教育扶贫是最大的扶贫”

“你叫啥名字?今年多大?”

“我叫郭蕊蕊,今年17岁”

“高考成绩如何?”

“还可以,考了540多”

“准备报那所大学?”

“我报的是延安大学”

尹正涛仔细询问刚报完志愿的郭蕊蕊。像郭蕊蕊一样,兴塘村今年二本以上的考了6个,而且家境都比较贫寒。郭蕊蕊的父母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常年在外务工,三间土墙房已经垮塌了一间,左邻右舍劝他把房子推倒重建,他总是说送孩子上学是大事。尹正涛被这种精神所感动,被群众的长远认识所折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能改变命运,考上大学不容易,不能因为学费问题而辍学,尹正涛叮嘱驻村干部,教育扶贫是最大的扶贫,要多方争取资助,确保他们能顺利上学,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发展产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走访草川村贫困户适逢正午,树荫下、堂屋里随处可见纳凉的群众。听说县里来了领导,周边群众都不约而同的聚集到吴照贵家,一张张黝黑的脸庞透着忠厚,一个个上翘的嘴角藏不住喜悦。“我想把茶叶面积扩大有没得啥扶持政策?”“我想搞林下养殖,养1000只土鸡,能不能提供技术指导?”“我们村上吃水还是个困难,能不能想法解决一下?”“电风扇都带不起,能不能把电网再改造一下?”大家都踊跃发言,谈想法,问政策,诉苦衷,说笑话,现场氛围活跃。尹正涛边听边记,耐心为群众讲政策、指路子,鼓励他们积极发展产业,稳步扩大茶园面积,主动进行茶园管护,把茶叶当作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抓好抓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摘掉贫困帽子,尽早过上小康生活。发展产业才能解决脱贫致富这个根本问题。尹正涛要求驻村干部与村干部、贫困户一起共同寻找增收渠道,力争做到一户一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实现三年脱贫五年致富的远景目标。

烈日沉进了山头,晚霞映红了天边,尹正涛和驻村干部还在赶往下一个贫困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