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今日紫阳>正文详情

特别报道:求真务实迸发活力

时间:2013-03-28 07:59作者:王 亮 刘 攀来源:本站原创

——紫阳县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工作纪略

近年来,紫阳县下功夫向干部作风“顽疾”动大手术,着力破解“庸、懒、散、奢”,探索形成了科学管用、具体可行、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清风扑面而来,茶乡大地处处呈现求真务实的新风尚。

抓学习强本领,着力治“庸”

平庸不治,事业难兴。

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实施思想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了“一月一集中学习”等制度。深入开展“紫阳讲堂”,围绕城乡统筹等重点课题,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知识素养。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积极培养广大机关干部的创新、进取和发展意识。干部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每年至少选读三至五本业务书籍,加快知识更新,力争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干部轮岗交流力度更大,事业单位招录和县直部门选调干部,一律执行“凡进必考”制度,最近三年,全县招录和选调干部500余名,均实行公开考试。

在“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论”的鲜明用人导向下,一批年轻干部被派往了基层一线和重点工作现场。去年以来,80余名肯实干、有实绩、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营造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和谐氛围。

抓工作促发展,着力治“懒”

满足于“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快年年迈”是当前干部作风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此,紫阳从长效机制入手,积极探索,形成一系列抓工作促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推行干部“三包三抓”机制,县级领导包镇联村抓示范、县直部门包村联组抓帮扶、乡镇干部包组联户抓服务,帮助基层解决突出问题,兴办实事好事。全县1360名县镇干部与1478个村民小组、7万多农户结成“包组联户”对子。镇干部每两周至少一次进组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各镇每两周开一次民情民意汇总会,集中研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级账务、惠农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公布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照片、手机号码和分工,全天候接受和回应群众诉求的工作机制,深受群众欢迎。

自2006年开始,紫阳连续开展“建言献策、共谋发展”万人问卷大调查活动,在广泛征集民意基础上,紧扣市对县目标考核指标,整合20项重点工作,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县级领导,责任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

在整合县委、县政府督查力量基础上,抽调得力干部,成立联合督查室,定期不定期现场督察,依据考核奖勤罚懒。

干部俯下身子实干的多了,四平八稳混日子的少了。

抓导向严纪律,着力治“散”

治散重在严守纪律、凝聚合力。

今年2月,紫阳县纪委监察局出台了《关于严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纪律的相关规定》,从严管理干部,严格纪律约束。县委1号文件就是《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年后上班开始,各镇每两周轮休一次,县、镇两级便民服务大厅统筹安排工作人员轮休,周末正常上班,最大限度解决群众“找人难、办事难”问题。

去年以来,该县建立了县委常委牵头协调落实机制,每位常委分口协调几个主要经济部门,经请示县委书记同意后,县委常委可就分管和协调范围内的专项工作召开书记办公会,研究提出推进专项工作的措施和要求,促使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确保落到实处。

而随着《紫阳县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若干规定》的出台,标志着该县以“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论”的用人导向和选拔任用干部机制更加规范、完善,安定了干部心神。

领导带头,制度促进,人心思进,干事创业谋发展的合力逐步形成。

抓防范提效能,着力治“奢”

没有花团锦簇、横幅标语……这是2月22日紫阳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场景。连续两年,该县将纪检、组织、宣传、政法、武装五个会议集中一起开,各部门领导发言不超过15分钟。精简会议次数,简化会议程序,缩小会议范围,让党员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投向实际工作。

针对部分干部整天忙应酬、工作生活讲排场等不良习气,紫阳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提升机关干部工作效率。该县明确规定:县内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镇与镇之间一律不准馈赠礼品或相互宴请;县级领导到基层调研检查,一律在镇政府机关“廉政灶”就餐。同时,在县纪委设立作风建设投诉电话和举报信箱,凡是群众有投诉的,一律追究到底。

对大额资金的调度,实行项目单位、财政局长、分管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到县长“五级审签”制,有效杜绝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风险和漏洞。

小环节,大举措;小动作,大转变。紫阳干部作风从思想到行动大转变,干群关系前所未有融洽。

随着一系列务实、创新的制度举措转化为基层一线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紫阳县迸发出了强大生机与活力,近年来该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了全市领跑、全省进位,年度综合考核位次从2006年的全市第九跃居2011年第一;2012年紫阳县委被中组部和省委分别授予“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党委”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