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全国台联党组书记、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共十七大代表梁国扬带领台湾地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考察团一行在全国人大、全国台联和省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紫阳县,就富硒茶产业建设和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市委副书记崔光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德珠,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教志,县长梁涛,县政协主席王春丽,县委副书记尹正涛,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继林,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委办主任康树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闫锋等市县领导陪同调研。
在紫阳广场,梁国扬一行一边饶有兴趣的查看城市建设和县城规划展板介绍,一边仔细询问紫阳的县情概况和发展现状,并现场听取了县长梁涛对紫阳县城建设及未来规划的情况汇报。
近年来,紫阳县紧紧围绕建设板石特色县城、打造“北国水乡,汉江画廊”为目标,以城市建设十件实事为抓手,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城市为载体,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四年来,累计完成投资近10亿元,连续办了城镇40件实事,建成了紫阳广场、县体育场、观江平台、滨江长廊、县文化中心、桥沟路等一大批市政工程,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梁国扬对紫阳县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紫阳山大沟深,建设难度大,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他希望紫阳县继续发扬“知难而上、苦拼实干、敢为人先、精诚团结”的精神,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板石资源和汉江资源,把县城建设的更美好。
在紫阳县富硒茶观光园,梁国扬一行行走在苍翠欲滴的茶园里,不时的停下脚步,弯下身子查看茶叶生长状况,并详细了解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及基地建设等情况。当他了解到紫阳茶历史悠久,在唐代成为宫廷贡品,清代“紫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如今已成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是全国第一批“富硒绿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今年4月,“紫阳富硒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时,梁国扬对紫阳县始终把茶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进行倾力打造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紫阳县要充分利用好境内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进一步提加强基地建设和产品研发,着力提高“紫阳富硒茶”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真正将茶业产业做大做强。
随后,梁国扬一行乘坐“汉江之星”游轮沿途视察了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情况。紫阳县属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和保护区。近年来,为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紫阳县实施了一系列“南水北调”工程配套建设项目。先后开工建设了日处理污水8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1座,建成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标准;开工建设了日处理垃圾79吨、总库容51万立方米的填埋场1座、垃圾渗滤液处理站1座及相关配套设施;自2008年以来启动实施了中小流域治理项目,共治理7个项目区26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1.31平方公里;去年4月,紫阳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考察团一行对沿途旖旎的巴山汉水风光和美丽的青山绿水美景深深陶醉,并纷纷拍照留念。认为紫阳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工作方面成绩卓著、效果明显,希望紫阳县要继续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为确保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调研期间,梁国扬一行还欣赏了原汁原味的民歌茶艺表演,并对紫阳富硒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大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