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俊哲在市政协副主席龚光喜,市委副秘书长王安中,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郭正明的陪同下深入紫阳县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县委书记王晓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继林,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顺利,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县委办主任康树民陪同调研。
陈俊哲一行先后深入到蒿坪镇双星村移民集中安置点、蒿坪工业园区、蒿坪镇便民服务大厅、文笔山休闲公园、西门河跨汉江大桥、紫阳广场、紫阳县便民服务大厅等地,通过走访视察、查阅资料等形式,详细了解市纪委三届二次全会、全市抓落实工作会议和“作风转变年”活动动员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以及下半年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等情况。
近年来,紫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等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加强廉政教育,加大治本力度,堵塞管理漏洞,强化监督制约,重点抓好工程建设、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办贪污、截留、挪用和克扣惠农资金、扶贫资金、救灾救济资金等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始终保持着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了工程招投标合理低价中标制度、人员调入“凡进必考”制度、“五级审签”的财经管理制度以及科级干部诫勉谈话制度。扎实开展“三包三联强基层、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五个一”包组联户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全省设立首家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及时了解群众所盼、所想;深入推进领导快接访、干部全下访工作机制,实行重大信访问题县级领导包案制度,信访形势平稳。按照全市“作风转变年”活动部署,建立了县长、局长电视访谈机制,全县领导干部带头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建立了效能督查机制,采取明察暗访、跟踪核查、回访复查等多种方式,组成督查组深入到到各镇、各单位进行督查检查,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窗口单位、防汛值班、干部上下班及在岗工作情况和工作作风进行了明察暗访,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县通报。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陈俊哲充分肯定了紫阳县近年来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尤其对紫阳探索建立的干部包组联户“五个一”工作机制和“迎难而上、苦拼实干、敢为人先、精诚团结”的紫阳精神深感兴趣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俊哲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要靠理念,要坚持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具有较强的机遇意识和长远眼光;其次要靠干部,要继续深化和完善“凡进必考”的用人制度,在源头上做好干部队伍建设;第三要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力求在思想、观念、制度和工作上有新举措,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最后要靠制度,建立健全“五个一”包组联户、低价中标、“五级审签”、县镇村便民服务网络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要坚持常抓不懈,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陈俊哲强调,今年是市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作风转变年”,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是推进美好安康建设的重要举措。一定要把“作风转变年”活动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狠抓落实,突出抓好“治庸治懒治散”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明察暗访和案件的查办力度,集中曝光,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切实提高承诺质量,力戒形式主义,要对承诺进行一次大检查,确保承诺经得住践诺、评诺、考诺的检验,真正为群众谋福祉、办实事。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让发展环境成为助推地方加速发展的外在动力。要始终围绕服务群众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农村、社区,结对交友、援建帮扶,认真研究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王晓江表示,下一步,紫阳县将紧紧围绕“作风转变年”和“三问三解”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力求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求突破,不断加强全县反腐倡廉建设,为“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五个紫阳”做出新的贡献。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教志,县委副书记尹正涛,县委常委罗云忠、刘占峰、谢成彦、闫锋,副县长贾学勇、任红艳,县政协副主席周学福及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