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今日紫阳>正文详情

全国工商联扶贫开发调研组来紫阳考察调研

时间:2011-08-22 08:46作者:陈 刚来源:县政府网站

8月21日,全国工商联“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路径及政策研究”调研组一行在中央统战部光彩事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魏登田的带领下,深入我县就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暨扶贫开发工作开展调研。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建军,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黄骁勇,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徐郧顺,副县长刘济兵,县政协副主席周学福等省市县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查看了蒿坪镇双星村移民安置小区建设、蒿坪工业园、富硒茶观光园和丰和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详细了解紫阳落实扶贫项目和配套资金的具体做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紫阳县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紫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累计投入重点村建设资金31.34亿元,实施重点村138个,16.3万贫困人口得到脱贫;新修人饮工程216处,解决了12.4万人的饮水困难;改造电网2830杆公里;新修村组公路2162公里,硬化通村水泥路1650公里,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修河堤82公里,堰渠200公里,新修或改造农田2万余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累计投放信贷产业扶贫资金2.3亿元,发展“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29个,实施扶贫移民搬迁2527户10948人,生态移民472户2175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在听取汇报后,调研组对紫阳县以移民搬迁扶贫、产业化扶贫和“雨露计划”培训为重点,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增收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紫阳县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和矿产资源,紧握政策机遇,放眼发展未来,引进市场机制,拉长产业链条,将特色产业做成大品牌,从根本上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

调研组指出,紫阳境内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精心策划,认真包装,把特色项目进行“打包”,将富硒产业上升到国家层面,积极申报富硒工业园区项目,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入驻,同时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努力把富硒产业做成大品牌。生态移民可引进市场机制,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土地流转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农户企业化、产业市场化,确保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认真组织实施好“雨露计划”和贫困大学生救助行动,有针对性做好相关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全力做好综合性扶贫开发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