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今日紫阳>正文详情

有安全感才有幸福感

时间:2011-08-11 10:51作者:秦宗道来源:县委宣传部

——紫阳县大力创新工作机制强势推进平安建设纪实


究竟怎样才叫幸福?答案可能很多。但是就广大老百姓而言,幸福必须首先安全!“阡陌相通、鸡犬相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所向往的环境!
让人倍感高兴的是,这种环境正在紫阳加快形成!五年来,紫阳县成功保持了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信访总量下降45%、无进京赴省上访、矛盾纠纷调解率高达98%……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也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绩!近年来,紫阳县几乎每年都有100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上马,另外还有襄渝铁路复线和包茂高速公路两个国家大项目投建,人员混杂、拆迁频繁……
那么,紫阳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他们的答案就是不断加快平安建设的机制创新,用新机制解决新问题,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多部门联动配合奋力编织平安网!
大稳定支撑大发展,风平浪静好行船。平安建设就像一根大撬杆,直接推动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上升!止2010年底,紫阳城乡居民收入已达到14311元和4031元,分别比五年前增长2.2倍和2.3倍!

“五大机制”推动平安创建

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让治安、刑事案件没有发生的机会,是实现平安建设目标的根本和关键!那么,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管理的触角深入到一家一户,以全天候的临战状态消灭可能随时冒头的治安隐患苗头,尽一切努力防止矛盾纠纷升级。近年来,紫阳县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很好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五大之行有效的工作机制。
乡镇干部“包组联户”。一个镇干部包一个组、联系80至100户农民,每月坚持到这些农户家中走访一次,了解群众生活、化解矛盾纠纠、解决发展难题、帮办各种手续、宣传党的政策。各镇配套建立“一窗式”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事。据统计,全县共有1003名镇干部参加了这一活动,分包了1478个村民小组,联系7万多农户。城关镇由于社情复杂,信访量始终居高不下,一直排名全县之首,自推行“包组联户”机制以来逐月减少,至去年4年月终于实现了“零上访”。在去年百年一遇的7.18特大洪灾中,县上提前一天预警,接到通知后全县千余名“包组联户”干部迅速通过电话或者亲自跑到农户家中,组织隐患区群众转移,由于撤离及时,有效避免了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维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安民警“大走访、开门评警”。“有困难找民警!”这是一句妇嬬皆知、耳熟能详的宣传标语,同时也是公安民警的一句庄重的承诺。为达到这一目标,紫阳县公安局开展了“大走访”爱民实践和开门评警活动,走出去了解群众所需,请进来查找自身不足。在“大走访”活动中,全县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共检查行业场所1030余家次、特种行业310余家次、宾馆旅店760余家次、重点部位106个次、加油站31家次、液化气站29个次、烟花爆竹167家次、出租房屋1367家、重点人员3060余人,清理收缴炸药503公斤、雷管475枚、导火线2106米、子弹174发,管制刀具17把。今年1至5月全县共受理查处治安128起,同比下降27.34%,其中可防性侵财案件同比下降58.82%。同时,在“紫阳人社区”开通“平安紫阳”微博、QQ群等,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公安工作,并通过这一平台,及时发布警情,进行安全防范知识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便民服务、交流互动”作用。
检察警官“访千家、送法下乡”。全院组成四个法律工作服务队包片负责全县21个镇和232个村社区,每到一个乡镇,召开一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一次学校的法制讲座大会,开展青少年维权岗、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召开一次乡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法律宣讲大会,预防基层组织人员职务防罪,促进农村发展、农村稳定。在走访群众中,做到每户一张法律服务意见反馈表,收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户一张检务公开宣传单,让人民群众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能,以及寻求法律保护途径;每户一份检察服务联系卡、一名检察干警联系人,让群众有了法律的需求可以方便寻求帮助,发现违法犯罪问题可以迅速反映、举报;每村一次法制课,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以及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和对检察机关工作的满意率。
百名法官“下基层、解决民忧”。针对紫阳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实际,紫阳县法院在下基层、听民意、解民忧活动中,创建了“流动法庭”的服务新模式,在群众家门口现场审案子,既方便了群众,也教育了群众,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这一做法最开始是从洞河镇发起的,后来推广到全县。解决了很多的积案和新发生的民事案件,消除了很多的“民转刑”隐患。紫阳县的创造性的做法,迅速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和各媒体的高度关注,有近百家媒体进行了跟踪宣传报道。
司法干警“一周一村、调解纠纷”。全县司法所每个周除一人留守值班以外,其余工作人员选择一个矛盾突出、法制需求大的村组进行驻点办公,每次2至3天时间,吃住在村组,工作在村组,并将每日工作情况如实填写到《“一周一村”工作记录》中,返所时由村组干部在《“一周一村”工作记录》上签署意见,将《“一周一村”工作记录》和村组干部的意见作为考核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与年终考核奖励和补助发放相挂钩。“流动办公”变群众来访求助为干警下访服务,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司法所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极大的方便了辖区群众特别是边远村组群众的法制需求,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打牢了根基。

“五大措施”永保高压态势

平安和稳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抓平安建设就是抓民生建设,抓社会稳定就是抓经济发展。紫阳在这方面站得很高、看得很远,也抓得很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
大接访。这困难那困难领导重视解万难,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综治、信访、维稳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盘子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奖惩。21个镇党委书记任综治委主任和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镇建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坚持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所有县级领导全部参与、轮流值班,开通县长信箱,在广场公布所有县级领导和部门领导的电话号码,畅通信访渠道。自2009年来全县共接待上访群众664件1957人次,化解了一大批积案,取得了案件报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两个100%。坚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平安创建活动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及政绩考核,建立领导干部实绩档案,与干部提拔、任用和奖惩相结合,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权制。
大宣传。开动一切可以开动的宣传机器,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报道,形成持续舆论高压,让平安建设走进千家万户、达到家喻户晓。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上进行跟踪报道和深入宣传,在车站、码头、旅店、超市、加油站和高速路及公路主干线醒目位置,悬挂巨幅平安建设标语,在紫府路沿线的21家大型商场饭店等单位和企业的电子显示屏标上滚动播出平安建设宣传标语,制作平安宣传年历6万本,平安家庭责任书6万份,平安宣传单2万份和反邪教宣传资料5万份;交警、海事、运管联手在所出租车和营运船舶上张贴平安宣传标语;电信、移动、联通创造条件为11个镇的干部群众开通平安彩铃,并定期发送平安短信。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撰写新闻通讯稿件,在中省市各媒体进行大篇幅全覆盖宣传。
大整治。在城区强化110指挥系统中枢,整合巡警大队、城关派出所、专业巡逻队和轮训警力,24小时巡逻,做到“三见警”。在广大农村组建联防队和“红袖章”治安巡逻队伍,全县共建治安联防队443个。吸纳有公益心的汽车司机、摩托车主参与到“红袖章”治安巡逻员队伍中,巡逻在城乡密布的公路网上,震慑违法犯罪。建立学校、医院、单位内保队伍,确保一方平安。在此基础上,公安机关持续开展“秦风战役”、“百日攻势”、“春季攻势”、“打侵财、追逃犯”、“清网行动”、“围猎行动”等各种专项行动,重拳出击,严打违法犯罪。
大排查。持续开展干部下访活动,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在抓好超前排查上下功夫,实现了由“救火”向“防火”转变。县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每月向各乡镇、各部门发布一次《信访信息》,有针对性的提出预警。完善和推行信访听证、公开答询制度,对于重大、疑难案件,特别是上访人长期缠访缠诉的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和当事人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参加公开听证和答询,依靠社会力量和群众舆论力量做好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达到息访息诉的效果。2010年全县共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7次,共排查矛盾纠纷2035起,调解成功1997起,成功率达98.1%。
大创建。在创建“平安县”的总旗帜下,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小创建,以丰富创建内容,拱卫创建成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综治维稳工作责任。各乡镇、各系统又分别与各村社区及辖区各单位、各厂矿企业签订《责任书》,各村又签到组,因地制宜开展创建活动。自创建平安县以来,全县已有23个乡镇被命名为“平安乡镇”,207个村和社区被命名为“平安村(或社区)”,命名平安单位176个,评选授牌的平安家庭50000余户,平安家庭示范户225户。获创建省级“平安家庭”示范单位1个,示范村(或社区)11个,平安家庭示范户75户。

“五大变化”彰显创建成效

到目前为止,紫阳县已成功实现“平安县”和“三无县”创建目标,一个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和称赞!维稳重如山,创建无止尽,进一步的巩固和优化工作仍在继续。总结紫阳这几年的平安创建成效,主要呈现在五个方面。
促进了社会和谐!乡镇、部门和公、检、法、司相互配合,着力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工作推进机制,将社会管理深入到一家一户,很多矛盾纠纷都处理在了萌芽状态,很多积案都得到了有效化解,2010年紫阳县信访总量较往年相比整整下降了45%,全县的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98%,达到了发案少、治安好、人心顺的目标。特别是“包组联户”机制推行后,效果最为明显。按照“一本民情信息档案、一本农户通讯录、一纸服务承诺书、一本入户工作日志、一张便民服务卡”的“五个一”扎实推进,让每个人、每件事都控制在干部的有效的管理中,都能及时准确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由于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处理得好,避免了很多“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安定团结、生机蓬勃的景象。同时,工作中“包组联户”干部与村干部形成既互相支持配合又互相监督制约的关系,政法干部“大走访、送法下乡”的大规模教育,有力避免了惠农政策兑现中的“优亲厚友”、“短斤少量”、“变形走样”的现象,保证了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提前铲出了矛盾纠纷发生的土壤,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融洽了干部关系!实施“包组联户”后,干部在组上有“新家”,群众在政府有“亲戚”,“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干部有了工作抓手,群众有了帮扶靠山,党群、干群关系为之大变,更加融洽。很多农民感慨:“现在的干部就像自家人一样,常来常往,处处为我们着想,为我们排忧解难,这样的干部我们老百姓欢迎!”很多村干部也说:“原来实行包村,镇上干部都成了上传下达的通讯员,说是包村其实包的就是我们村干部,现在好了,直接包到组联到户成了实干家,镇村干部齐心作战,我们有了主心骨了,工作起来也有劲多了!”公、检、法、司联动配合、携手并进,大打总体战,积极开展“大走访、大宣讲、送法下乡”活动,积极举办“流动法庭”、“流动办公”等,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直接送到老百手中,与老百姓“零距离”、“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不仅方便了群众、优化了工作,也极大的改善了自身形象,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获得了好评和赞扬。
加快了民生改善!近几年,国家惠农政策逐渐增多,调查发现,很多矛盾纠纷都产生于利益分配不公,因此紫阳县在平安建设中将惠农政策兑现和民生改善做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跳出创建抓创建,以民心顺、生活美来促进人心定、社会稳。今年,为了认真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办《关于认真做好新农合加工龄补贴政策落实兑现工作的紧急通知》,紫阳县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了各镇和相关部门责任,层层制定工作方案,县农业局、教体局、民政局等部门对原“六类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建档公示,目前,国家优惠政策已经开始兑现。对年满60周岁的农村籍军队退役人员和参加襄渝铁路建设民兵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建档公示,初步确定共15191人,优惠政策正在落实。对城镇退役下岗人员就业问题进行调查,对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没有实现就业的,通过公益性岗位等综合性措施累计解决426人就业。为加强监督,县上抽调熟悉惠民政策、善作农村工作和信访维稳工作的得力干部组成五个工作组,深入21个镇对近几年出台的民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会同各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走访,了解百姓诉求,从生产生活入手,切实做好了扶贫帮困、理顺情绪、增进感情的工作。
推动了经济发展!在乡镇干部“包组联户”和政法干部“大走访”过程中,积极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真情帮扶活动,很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了推广,茶叶、魔芋、厚朴、蔬菜等农村支柱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得到了很好的服务和衔接,使农民切实增加了收入。2010年,紫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4031元,同比增长了23.4%。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热潮涌动,近三年来全县共修建了1780公里进村水泥路,完成饮水工程150多处,80%以上村的群众都过上了“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湿鞋”的好日子。由于社会安定,群众心里有了安全感,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异强烈,建设激情也是竞相迸发,热潮逐浪。三年来,全县有近3万个家庭新修了房屋、购置了新的交通、通讯设备。近5万农民搬出了深山,走上了新的致富道路。今年,还将有15000名群众搬到城镇居住。按照规划,未来10年,全县将有13万人进城入镇安居。大稳定支撑大发展,过去五年来,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达到28亿元;财政收入增长到1.7亿元,成为全市仅有的三个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之一。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增长了4倍多。近8万农民放心出门务工创业,年均收入高达5亿元。
催动了干部成长!推行“包组联户”机制后,乡镇政府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干部蹲机关的少了,下乡走访的多了,自觉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通过“包组联户”,逼着干部加强了学习,也在具体工作中使干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成长,很多干部成了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万金油”和“百事通”。由于与群众经常见面、经常打交道,群众感情、群众观点、宗旨意识也日渐浓厚,很多干部都有了自己的“农民朋友”。在刚刚结束的乡镇党委换届中,全县一共有36名镇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政法干部在平安创建中,始终冲锋在前,发挥主力军作用,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整治,寓教育于服务中,以优异的成绩、过硬的作风、超强的能力维护了稳定,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发展,不仅得到了群众的称赞,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的建设更加完善,有的提升了级别,有的实行了直管。五年来,全县共有105名干警得到了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