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紫阳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今日紫阳>正文详情

小魔芋的大“钱”途——高滩镇大力推进魔芋产业助农增收

时间:2011-07-08 16:37作者:刘 攀来源:县委宣传部

“在正常情况下,保守估计今年魔芋收入80至90多万元应该没有问题。”说出这样“豪言壮语”的是紫阳县高滩镇白鹤村的村支书岳长华,去年通过土地流转他家种了40多亩魔芋,收入达30多万元。尝到了甜头,他今年又带头种植了约150亩,目前魔芋正破土吐绿,长势喜人。
得益于大自然赋予的优势,高滩镇发展魔芋得天独厚。近年来,该镇结合当地山地资源优势着力培植魔芋产业,种植规模逐年壮大,产业加工链条不断延长,大户强村不断涌现,村民们因为种植魔芋踏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
但在2008年以前,由于粗放式的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等原因,产量及销路等原因,效益不高致使芋农也不愿再种魔芋,魔芋产业一度停滞发展。面对这种情况,高滩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努力寻求解决之方。经过多方调研发现,平均海拔700米以上的高滩土地上特别适宜魔芋生长,而且魔芋具有广阔的市场。当即决定:1名副镇长主抓魔芋产业建设工作,统筹协调魔芋产业建设中的各项事宜;单列魔芋产业办公室,配齐三名日常工作人员;挑选多年种植魔芋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倾斜资金、人力、物力,以全镇之力推动魔芋产业建设快速发展,确保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要提高产量,就要改变种植方式。2008年该镇在条件成熟的村试点,推行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经抽样调查,当年生产情况整体好于往年。通过对比,规范化种植比传统种植模式平均亩产提高700斤左右,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规范化种植更有保障,可确保魔芋稳产丰收。试点成功了,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以往粗放、分散式种植模式在悄然改变。此后,该镇按照“强化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的思路,建起白鹤、百坝、高滩三个基地村,争取国家扶贫资金成立了2个扶贫互助资金协会,50余万元互助资金规范运行,为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实施“大户带动”战略,积极鼓励土地流转,将农户不愿种植或无能力种植的土地承包给大户规范化种植,扶持成立了2个自动化魔芋加工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今年,该镇还制定出台了魔芋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将筹资15000元对产业大户实行以奖代补,提高农户标准化种植的积极性。
种植魔芋,技术是关键。加强技术培训力度,大力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病虫害虫防治技术,由镇上请专家对种植户进行培训,免费发放病虫害防治宣传资料及药物,3亩以上的防病药全部由村魔芋技术员喷撒,通过示范使群众更准确掌握种植防病技术,确保魔芋在持续高温、多雨等多重不利气候影响下仍能高产。同时,该镇还为3个魔芋基地聘请3名技术人员,常年驻扎在村上指导魔芋生产,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推行“订单农业”,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底价收购,形成“公司+协会+农户”发展模式,抓好基础建设、技术推广、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四个关键,结成利益均摊、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让农户吃了“定心丸”。对于魔芋生产户来说,由于有公司和加工厂兜底收购,再不用担心种植的魔芋怎么变成钱的问题了。
采取大户示范、科技支撑、政策扶持、干部包抓帮扶,坚持做到有信心种植、有资金扶持、有技术支持、有销售保障、有措施保证,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以魔芋为主的特色产业建设成效凸显。2010年高滩镇魔芋总产值达到1000余万元,获全县新兴产业建设一等奖,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魔芋产业强镇”。
镇魔芋产业办主任王方奎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魔芋一般在4月份下种,10月份就成熟了,仅仅半年时间就有收益了,而且魔芋的价格年年上升,去年已涨上2元/斤鲜芋。规范化种植1亩商品芋大约有8000至10000斤的产量,毛收入就接近2万元左右,与种其它农作物相比划算得多。通过土地流转,不但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农村闲散劳力增加了就业的机会,相对收入也会增加。
如今,高滩镇的魔芋种植面积已达3800亩,其中规范化种植2200亩,新发展种芋200亩,发展5亩以上的大户65户,50亩以上的大户3户,预计今年综合收入将达到1500万元,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