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脚”是一种职业,在国家人社部最新颁布的职业分类大典中代号4-07-08-02。据史料记载,修脚、针灸、按摩被称为我国三大国术。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修脚职业被人们视为“位卑身贱”。
时值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如何科学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经营项目?如何选择容易学习掌握的技能?成为当下人们关切和思考的问题。今日,本报推出“脚上的创业路”系列报道,希望给广大决策者、求职者、创业者以启示。
3月中旬,春风又吹绿了汉江两岸。
在安康市紫阳县高桥镇铁佛村最深处的山顶,依然积着皑皑白雪。山野似乎还沉睡在冬天,放眼望去一派萧瑟景象。
铁佛村党支部书记金汉意说:“这里海拔平均在850米以上,环境恶劣,资源匮乏,被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
1983年出生的郑远元,自小就生活在这个穷山沟。
因为家庭贫困,14岁的郑远元于1997年没有上完初中就被迫辍学,到外地的酒店、电子厂、玩具厂等企业打工,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未能长久,最终依靠修脚技能成功走上创业之路,并逐渐成长为全国修脚养生行业的领军人物。
2008年至今,他先后荣获“第五届紫阳县十大杰出青年”、“安康市首届十大优秀外出务工青年”、“紫阳县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谐中国·2011影响力人物十大杰出诚信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怀揣5元钱走上创业路
2003年9月,郑远元20岁。他在经历多次外出打工失败之后,重新拾起从四川达县姨爹那里学来的修脚技能和治疗脚病的“祖传秘方”,在马路边摆起了修脚地摊。
那时,很多顾客看他面孔稚嫩而不信任他的技术,摆了一个多月地摊才挣了1000多元。但他没有气馁,利用空闲时间结合姨爹传授的中医理论知识,继续用心钻研修脚技能理论,在实践中提高治疗脚气、灰指甲、甲沟炎、鸡眼、肉刺等专业技能水平,期望得到顾客认可。
正在他为生意“惨淡”着急的时候,打工的表弟建议他到汉中一家洗脚中心去修脚。当他赶到这家店时,却被告知不需要人了。“既然不收我,那就继续在街头摆地摊吧。”郑远元说。
做出这个决定后,不料汉中连续下了三天雨,摊子摆不成,而兜里的钱只剩下5元。“要饿肚子了呀!”望着出租屋外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郑远元心急如焚。好在第四天天气放晴,他一大早便在汉运司大门口摆起了地摊,这一天他挣了一百多元。正当他欣喜之时,公司的管理人员告诫说:“这里不能摆摊。”第二天,他把地摊转移到了汉运司对面的虎桥路口。随后,在好心人的指点和帮助下,他按照要求办理了合法经营手续。
从摆摊开始,郑远元风雨无阻,早出晚归,一心一意为顾客服务,生意逐步好转起来,每个月都有近万元的收入。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命运再次有了新的拐点。他至今清楚记得,那是2005年元宵节后的第二天,他出摊接待的第一位顾客——市政府退休干部王叔叔。他在为王叔治好多年的脚病后,不仅得到了一面写有“脚病患者的福音”的锦旗,而且还得到了一句最重要的话:“你不能继续摆地摊,应该开个店。”
受王叔的启发和帮助,2005年11月6日,以他姓名命名的第一家专业修脚房——“郑远元专业修脚房”开业了。虽然只有30多平方米,但从此告别了地摊开始了创业征程。
姐姐嫂子是他的第一批员工
修脚门店开起来了,到哪里去招聘员工?
郑远元起初给老家一个叔叔打电话,想请叔叔到他的修脚店里“帮忙”,但是他的话还没说完毕,叔叔就果断地回答了他:“你发大财吧,我不干!即使饭没有吃的,也不搞修脚那个事情!”然后他又给老家一个儿时的伙伴打电话,得到与他叔叔同一种回答:“啥事不能干啊,去做那个下贱的活路!谢谢你的好意!”
无奈之下,郑远元只好动员自己的兄弟姐妹,承诺包吃包住,每月工资1000元以上。于是,他的姐姐郑远翠、嫂子任继芳成了他的第一批员工。大家在一起像大家庭一样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帮助,凭劳动、凭技术挣钱,收入不是很高,却也不算低,并且按月兑现。
听到这样的情况,随后家乡又去了3个亲友到他的店里学修脚技能和打工。面对六七个人挤在一个地方,而店里的总收入相对比较固定,在除去各种开销后已所剩无几。压力之下,为了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的资源,他在勉县一所学校斜对面又租下一个门面,开了第二家门店。因为专业有效的服务和口碑传播的积极效应,生意日渐红火,以至于两家门店天天都有顾客排队等候修脚。
根据良好的发展形势,郑远元把发展目光投向了周边更大的区域。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他就在汉中、安康、四川等地开了十几家“郑远元专业修脚房”,带动包括他的哥哥郑远军和近百名乡亲,通过跟他学习修脚技能,或在他的修脚店里打工,或开店当了小老板。
“这个娃确实不容易。”居住距离郑远元老家不远的铁佛村村党支部副书记谢必刚说,“修脚”在当地曾经被认为是伺候人的下贱职业,过去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一行。而郑远元能够坚持做成了这个事,其勇气和毅力非不一般的青年人所比。当看到他靠修脚技能致富了,当地的乡亲便才改变了认识,跟随他学习修脚技能,纷纷加入到修脚行业和修脚创业队伍。
带动6000多人就业创业2007年春,郑远元把专业修脚房开到了西安。8月31日,正式创办成立了“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在坚持过去从事专业修脚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保健品(口服除外)的研发及销售。由此,他结束了修脚个体户、门店老板的历史。
“为什么要把公司设在西安?”记者问。“就是为了打开西安市场。”郑远元回答。
据记者了解,在他的专业修脚服务连锁公司开在西安之前,西安的东南西北大街小巷并不缺少修脚店和足浴店。对此,郑远元说:“这不仅是我对自己修脚治病技术的自信,也是决心地要专心、专注地做好专业修脚这个事业。”
面对都市高层次消费、高标准服务需求的新趋势,郑远元注重钻研行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学习中医学、营销学、心理学、企业管理学等各种知识,使服务增加科技含量、知识含量,成为知识上问不倒、技术上难不倒的行家里手。而他的团队也正是秉持这样的技能服务理念,使“郑远元”修脚品牌越传越广。
以无可争议的事实,2014年1月10日,他公司的“郑远元”商标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杨延同说,在全国修脚行业中,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只有“郑远元”一家。
从十多年前首创门店式经营以来,郑远元的修脚事业不断成长,截至目前,他的公司已发展成为集修脚养生、生物制药、房产开发、商贸流通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其中,他的修脚服务连锁公司现已成为国内修脚行业的领军企业和龙头品牌之一,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市拥有连锁店781家,2015年经营收入达到8亿元;带动紫阳当地6000多名困难群众,依靠修脚技能就业或者创业,迅速实现了家庭脱贫致富。
“一个连初中没读完的‘80后’青年,将一个很多人鄙夷不屑且不属于暴利行业的修脚职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人们对修脚技师刮目相看,并改写了全国没有专门修脚及脚病修治正规门店的历史,带动兴起了这一个行业,实在是了不起!”安康市人大干部曾德强评价说。
紫阳县委书记赵立根说:“郑远元和他集团所有员工取得的如此辉煌业绩,是他们的骄傲,也是紫阳人民的骄傲。”
原载2016年4月7日《陕西工人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