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次党代会规划了“美好安康”宏伟蓝图。今后五年,紫阳县将通过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民生改善、城乡统筹四大战略,确保实现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五项指标翻番,全力推动经济实力、基础条件、城乡统筹、人民生活和社会管理五个方面“跃升”。
大力推进工业强县
要按照“优势资源依托、规模企业引领、大项目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思路,把富硒食饮品和新型材料开发作为县域工业的主攻方向,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工业企业,着力做优做强富硒食饮品、新型材料和清洁能源三大优势产业。五年后新型材料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以煤矸石综合开发利用、风能发电为重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五年后,清洁能源工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突出硒谷生态工业园区优先建设地位,增强园区吸纳和带动能力,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园区工业产值30亿元以上。
奋力促进产业富民
实现下一个五年农民收入翻番目标,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特色高效产业。要按照“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布局,全力推动紫阳富硒茶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和中国驰名商标创建工作。初步建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开发系列魔芋新产品,实现综合产值3亿元以上。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全国富硒厚朴第一县。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进程,推动设施蔬菜快速发展,实现产值2亿元。加快发展以民俗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宣传推介,全力打造紫阳民俗生态旅游品牌。到“十二五”末,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亿元。继续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保持每年8万人次以上外出务工,年创收5亿元以上。
倾力实施民生改善
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确保新增财力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县本级财政投入民生的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加大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构建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健全县、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继续以年初承诺、年终践诺的方式,每年完成一批群众关心的城乡实事。大幅提高城乡低保和城镇“三无人员”大病救助标准,解决生活困难群众病有所医问题;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和城镇医疗保险水平。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各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让更多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有较大改善。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和深化干部包组联户“五个一”工作机制,把保稳定、促发展工作做到千家万户。繁荣地方文化,用文化软实力支撑经济硬发展。
全力推动城乡统筹
要以打造“汉江画廊”为目标,按照强化规划、拉大骨架、完善功能、凸显特色的原则,打造山景、水景、夜景、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魅力紫阳。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批重点集镇建设;以扶贫重点村和特困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快中高山移民搬迁步伐;积极推进打破行政区划,按经济区划或人口集中需要建设新型社区。五年后,县城人口达到8万人以上,城镇总人口达到14万人以上。 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出境公路高速化、县镇公路等级化、通村公路水泥化的道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水陆联运快捷通道。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正常用水。坚决遏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基本完成全县农电网升级改造,彻底改变群众用电差、用电贵问题。抓好宽带传输网、通讯网、广播电视网、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和农村居民上网等信息工程建设。
(作者系中共紫阳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