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2017年度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决算公开内容

时间:2018-08-14 00:00作者:城关镇人民政府来源:财政局


紫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2017年度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决算公开内容

一、部门主要职责

通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搞好服务。

1、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做好镇村发展规划,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引导农民珍惜土地、增加投入,发展集约经营。落实强农惠农措施,确保农民受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推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做好防灾减灾、五保供养、优抚安置、低保、扶贫救济、养老保险和其他社会救助工作。发展农村老龄服务。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 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和宗教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协助县级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劳动监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4、推动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指导村民自治、完善民主议事制度,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引导农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5、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2017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一)奋力加快脱贫攻坚。按照当年出列贫困村实现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的“六七标准”,我镇完成贫困人口脱贫382人,实现富家村整村出列。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实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的“四支队伍”力量整合,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一线。二是全面加快项目建设。2017全面启动完成各项通村公路硬化、连户路建设、饮水工程以及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完成2018年以后行业项目申报入库工作。三是着力夯实增收基础。积极开展“5321”小额信贷工作,2017年共投放产业贴息贷款115518万元;全镇互助资金协会吸纳会员1180户,财政注入扶贫资金715万元,发放产业货款402万元;四是扶贫对象核实数据清洗工作全面完成。经过三次核实研判评议,两次公示,确定贫困户定案名单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复审公告,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率达到100%。本次扶贫对象核实新识别贫困户272823人,返贫81312人,未脱贫剔除113331人,已脱贫剔除123448人,未脱贫人员自然增加320人,减少349人,已脱贫人员自然增加84人,减少97人。五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推进。全镇2885户贫困户中纳入“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9335847人,2016年完成362670人,截至目前,已落实安置方式8743483人,未落实6971694人,其中1人户306户,2人以上户3911388人,各驻村工作队正在积极宣传政策,确保2人以上户在12月底前全面落实安置方式意愿。

(二)新民风建设有序推进。以德治、法治、自治融合为抓手,紧紧围绕“诚、孝、俭、勤、和”开展我镇的新民风建设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群众主体、典型引领、上下联动的原则,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乡规民约,选树“十星级文明户”和善行义举先进典型,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为推进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新城关凝聚强大精神助力,提供丰润道德滋养。

(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0项重点工作,全力搞好项目援建和环境保障。确保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有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实行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城关镇处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项目多,援建项目多,我们一定摆正位置,持之以恒,不折不扣完成好县上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保护生态持续发力。不断加大汉江水质保护力度。突出垃圾和污水两大防治重点,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强化“河长制”和“网格化”监管,进一步夯实分段防污责任,严查严惩垃圾乱倒、污水直排等行为,完善垃圾处置长效机制,不断巩固镇村两级护水体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环保设施建设。青中、太坪、新田三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已全面启动并持续推动。

(五)产业建设常抓不懈。一是组织茶叶技术培训8000人次,完成低产茶园改造3000亩,全镇27000亩茶园管护工作已全面完成,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展茶叶技术培训60场次1500人次,组建茶叶专业服务队9支,不断加大茶叶产业管理与服务水平。新培育龙头企业3个,专业合作社6个。“和平茶叶”创建省级农业园区,青中皇茶园和双坪龙腾茶园创建市级农业园区工作进展顺利。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新田、青中两村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道路拓宽改造、景观绿化、配套设施建设等相继完工,实现综合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的整体提升。三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面完成了桑树沟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项目援建工作,配合县级部门完成了县城重点公共区域免费网络覆盖工程,启动了青中电商扶贫示范村建设。

(六)民生保障工程进一步加强。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农村幸福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认真落实创业政策,积极鼓励全民创业。持续做好修脚足浴、特色烹饪、电子商务、民歌茶艺、建筑劳务五大技能培训,多渠道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千方百计扩大社会就业。进一步完善落实城乡低保、五保政策,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目前,面向我镇266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抚恤资金共计1971795.9元,发放临时生活救助206294100元,医疗救助76358023元。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继续深化“五个一”工作机制,完善“三调联动”机制,夯实“一人五管”的责任机制,不断健全镇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网络,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强化群防群治工作。不断畅通信访渠道,夯实信访工作责任,实行领导包案、定期下访,化解信访积案,依法打击非法上访、缠访闹访等行为,为创建信访工作“三无县”尽好职、履好责。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切实重视防火、防汛、防滑工作,夯实食药品安全监管责任,狠抓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认的方针,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当前脱贫攻坚、追赶超越等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全面推行“两个责任”纪实台账。一是完善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活动室经过新建、改扩建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基本达到“三有一化”标准,大力推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广“一站式服务、全程代理”模式,有力促进了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为民办事水平;二是“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守正出新。镇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全面开展“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实施意见》,以党支部为核心,以贫困村为脱贫攻坚第一战场,以贫困人口脱贫为标准,把特色产业链与脱贫致富链紧密联结,有力推动“党建带脱贫、脱贫促党建”。三是结合省市县“三项机制”相关文件,制定了城关镇《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实施办法(试行)》《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试行)》《推进镇管党政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选拔重用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一般干部担任中层干部,全面考核奖励,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标杆,有力整顿了干部工作作风,鼓舞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四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务工作的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党建区域化,城关镇党委与驻区单位协商,成立了城关镇社区大党委,负责社区党建工作,统筹协调解决社区事务。社区大党委辖直管的东城门社区党支部、环城路党支部、会仙桥党支部、河堤路党支部四个共驻共建党支部。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本部门的部门决算包括部门本级(机关)决算和所属事业单位决算。

纳入本部门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决算单位共有5个,包括:

序号

单位名称

1

城关镇人民政府本级(机关)

2

城关镇财政审计所

3

城关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4

城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5

城关镇文化综合服务站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7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92人,其中行政编制52人、事业编制40人;实有人员91人,其中行政53人、事业38人。由县退保办管理的退休人员103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7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城关镇人民政府收入决算为2167.83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45万元), 比上年决算1317.05万元增长60.75%。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因乡镇机构改革原县级直管的司法所和市场监督管理所人员及职能划转镇政府;二是原由县民政部门管理支付的西关广场及紫阳港大桥拆迁户困难生活补助划归镇政府管理支付;三是脱贫攻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支出决算数为2168.78万元(含年初结转和结余决算支出 0.95万元),比上年决算1317.05万元增长60.72万元,增长主要原因同上。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

收入决算数为2168.7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122.8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45万元;年初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0.95万元。

3、本年支出构成情况。

支出决算数为2168.7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123.7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45万元。

(二)2017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增减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原因。

2017年度,城关镇人民政府财政拨款收入决算为2168.78万元,比上年决算1317.05万元增长60.75%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因乡镇机构改革原县级直管的司法所和市场监督管理所人员及职能划转镇政府,二是原由县民政部门管理支付的西关广场及紫阳港大桥拆迁户困难生活补助划归镇政府管理支付;三是脱贫攻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为2168.78万元,比上年决算1317.05万元增长60.72万元,增长主要原因同上。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按政府功能分类科目说明支出具体内容)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数为2123.78万元。其中: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98.26万元;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7.62万元;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6.25万元;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6.67万元;5、节能环保支出20.50万元;6、城乡社区支出5万元;7、农林水支出959.48万元;8、交通运输支出10.00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按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进行说明)

2017年度基本支出1238.2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 992.30万元;公用经费245.99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决算45万元,支出决算45万元,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主要用于城乡社区。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7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总计10.13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0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94万元,比上年减少8.36万元,现有公务用车1辆;公务接待费支出7.19万元;比上年减少3.83万元,接待65批次380人次。“三公经费”减少原因为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反“四风”,厉行节约。

2、培训费支出决算2.09万元,比上年2.06万元增加了0.03万元,增长原因为脱贫攻坚工作培训。

3、会议费支出决算19.17万元,比上年5.58万元增加了13.59万元,增长原因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增多。

六、2017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7年本部门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全覆盖,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930.48万元。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245.99万元,比上年决算345.23万元减少-28.75%,减少原因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反“四风”,厉行节约。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共34.23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类支出34.23万元、比上年增加了24.48%,增加原因为脱贫攻坚工作购置费加大;政府采购服务类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类支出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末,本部门所属单位共有车辆1辆;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2017年当年购置车辆0辆;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购置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城关镇人民政府

2018年8月14日

城关镇2017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