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益电影放映管理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8-07-05 17:32
文件名称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益电影放映管理工作的通知
索引号 0000001470000201811032 公开目录: 公共资源配置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年07月05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年07月05日
内容概述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益电影放映 管理工作的通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电影产业促进法》和《陕西省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管理办法》,以电视问政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和社区公益电影放映管理工作,确保每场公益电影真实、有效放映,提升观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推进公益电影工作可持续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管理责任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是党和国家实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之一,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基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各级部门要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对公益电影放映的管理工作。安康市人民政府是安康市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实施主体,各区县文广局是这项工作的管理主体,由安康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以下简称院线公司)及区县服务站具体实施,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对全市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进行监督。

二、发挥监管平台作用,确保放映真实有效

根据《陕西省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管理办法》,放映场次统计以监管平台统计为主,放映员填写放映回执单为辅助手段,确保放映场次统计准确。院线公司已经取得国家电影局中影新农村电影放映服务监管平台管理中心支持,设立区县监管平台终端,将GPS/GPRS监管平台数据监测功能延伸到区县,设置区县文广(文体)局端口和区县服务站端口,实现在区县就可以将GPS/GPRS监管平台数据信息和放映回执单信息比对,防止公益电影空放或不完整放映现象出现。

院线公司和区县服务站要充分利用监管平台作用,安排专人值守监管平台,及时发现放映中出现的问题;次日对监管平台数据进行整理,结合放映计划、微信工作群等信息,对放映场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实,形成日放映情况登记表,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区县文广局要切实担负起属地管理责任,安排专人查看监管平台,坚持将监管平台放映记录+放映回执单+行业管理部门抽查结果作为每场电影放映的考核依据,确保每场电影真实有效放映,坚决杜绝虚报场次的行为。

三、核实放映场次,规范放映统计

根据《陕西省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管理办法》,公益电影场次计算标准为:放映一部故事片为一场,短科教片累计放映三部为一场,因季节调整放映场次,每晚放映不超过两场。

区县服务站要根据监管平台监测情况,结合放映回执单(必须有行政村或社区负责电影放映人员签字及公章)、工作日志、微信工作群等信息,每月23日前将月公益电影放映汇总表(统计时间为上月21日起至当月20日)报放映所在地的区县文广局核实、盖章后,交院线公司汇总。院线公司根据监管平台监测情况,对比区县服务站报送的汇总表,再次核实公益放映场次,汇总后完成全市公益电影放映月统计表,于每月26日前上报市局。

四、合理安排布局,加大检查力度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各区县文广局要合理安排公益电影放映布局,对于不具备放映条件的行政村和社区,可以将场次调整到本区县其他行政村、社区或广场放映,并及时通报院线。鼓励在人口较多的自然村放映,争取覆盖更多的自然村,要利用好天气、农民集会、农家办事等人多时机放映电影,让更多群众看到公益电影。

各区县文广局、院线公司和服务站要深入公益电影放映现场,对放映场次、放映质量、观影人数、映前宣传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检查记录。

五、扩大映前宣传,探索固定放映

院线公司和区县服务站要制定日放映计划,每天通过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告知区县文广局、行政村或社区管理人员;农村院线公司制作公益电影宣传品,向群众免费发放;制作公益电影宣传片,在每场电影放映之前播放;完善选片制度,实行公益电影“菜单式”选片,提升群众参与度。鼓励区县文广局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向群众发布放映计划;区县文广局要充分利用宣传横幅、公示牌等措施做好映前宣传,提前预告影片信息,提高群众知晓率,公示监督举报电话,畅通投诉渠道。

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固定银幕墙,设立公示栏,及时公示近期放映影片;大力建设固定银幕架,确保观影质量;条件成熟的地方探索开展室外转室内放映,改善观影条件。

六、提高放映质量,加强服务意识

院线公司要在年初做好放映设备的检测工作,确保放映设备状态良好;做好维修人员培训工作,确保放映中出现的设备故障能够及时解决;加强对放映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