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紫阳规模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时间:2018-10-30 00:00
文件名称 1-9月紫阳规模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索引号 0000001140000201811004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年10月3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年10月30日
内容概述 1-9月紫阳规模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今年以来,紫阳县委、县政府“抓工业、上项目,强弱项、补短板”,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工业发展“瓶颈”问题,1-9月全县规模工业经济呈现逐月攀升格局。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情况

工业总量稳步增长,增长速度逐月加快。1-9月全县规模工业完成产值980545.8万元,同比增长18.3%。其中:1-2月完成产值106194.6万元,同比增长2.3%1-3月完成产值213746.4万元,同比增长5.0%1-4月完成产值350369.6万元,同比增长5.4%1-5月完成产值496484.0万元,同比增长8.7% 1-6月完成产值641719.4万元,同比增长14.6% 1-7月完成产值758122.2万元,同比增长15.9% 1-8月完成产值864841.7万元,同比增长16.6%

特色产业齐头并进,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1-9月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产值437968.3万元,同比增长19.9%,占总产值44.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19602.3万元,同比增长18.3%,占总产值12.2%;非金属矿采选业完成总产值29778.5万元,同比增长7.0%,占总产值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231445.0万元,同比增长24.6%,占总产值23.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80990.1万元,同比增长13.0%,占总产值8.3%。见下图:

20181106091952514_oTGmYj8U.png

食品工业发展壮大,快速领跑工业经济增长。1-9月食品工业完成产值583813.4万元,累计贡献率为62.6%,拉动工业总量增长11.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累计贡献率为12.2%,拉动增长2.2%;食品制造业贡献率为2.4%,拉动增长0.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贡献率为48.0%,拉动增长8.8%

二、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立足资源优势,推动富硒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全县加快富硒资源开发,以建设富硒品牌为核心,围绕茶叶、魔芋、中药材等重点产业,突出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扶持办法,富硒茶叶、富硒魔芋等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县企业迎势而上,利用政策资源机遇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在省质监局公布的陕西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中,紫阳富硒茶区域品牌价值达到62.22亿元。

抓机遇、优服务,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一是抢抓国家、省、市良好的政策机遇,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持力度,引进企业大力开发全县优势资源;二是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把软环境建设作为振兴工业发展的“硬支撑”,为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政府全力支持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资金难”的问题。政府筹集3023万过桥资金,解决企业产前、产中、产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四是加强了部门支持,如金融部门针对茶叶企业发展推出了“惠农e贷茶叶贷”等金融支持业务,环保、安监、国土、税务、电力等部门加大运营重点企业政策咨询支持,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激活了市场活力。

三、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建议

利用富硒生物优势资源,抓好全县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县应集中力量推进富硒资源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推出系列新型富硒食饮品,使富硒资源转化为富硒产业,用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打响紫阳富硒品牌。继续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壮大特色矿产、清洁能源、紫阳蚕茧等优势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建厂,用增量提速度、保质量。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硬功夫,继续加强基础建设投入,提升供水、供电、土地服务能力,进一步落实税收、信息服务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善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变“数量招商”为“质量效益招商”。

针对工业经济瓶颈问题,精准施策,破解难题。针对目前现有工业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委县政府和各主管部门、各镇应按照“一企一策”办法,动真情、出实招,切实加大各规模企业的帮扶支持力度,尽全力对现有规模工业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和指导,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融资难等问题,确保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进而助产达效追赶发展。

紫阳县统计局

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