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凝心聚力谋发展 追赶超越铸辉煌

时间:2019-10-22 00:00
文件名称 紫阳:凝心聚力谋发展 追赶超越铸辉煌
索引号 0000001140000201910001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年10月22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9年10月22日
内容概述 紫阳:凝心聚力谋发展 追赶超越铸辉煌

紫阳:凝心聚力谋发展 追赶超越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紫阳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在紫阳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全县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紫阳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支撑保障更加有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全县稳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紫阳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都十分低下,县域经济基础十分薄弱。70年后的今天,紫阳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GDP水平都实现了成倍增长,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8年,紫阳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突破100亿元,较1978年(最早历史资料)0.4亿元增加至103.7亿元,增长258倍(不考虑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1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由1978年的146元上升到2018年的37169元,增长254倍,年均增长10.1%;2018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8229万元,较1957年(最早历史资料)125万元增加28104万元,增长225倍,较1978年增长78倍。

二、经济结构大幅改善和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县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城镇化水平低下,区域发展不平衡。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紫阳经济结构得到大幅改善和提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工业实现突破发展,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产业发展方向摆脱了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的产业结构,逐步确立了“稳定发展一产、加快发展二产、努力促进三产”的产业发展定位,促使全县产业结构发生巨变。2018年全县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3.5 :53.4 :33.1,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4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4.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43.0%上升到2018年的86.5%,二、三产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产业结构基本实现由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非公经济快速壮大。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充满活力的非公经济已成为推动紫阳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18年,紫阳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6.85亿元,较2010增长3.68倍;占GDP比重达到54.8%,比2010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新中国成立初期,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束缚,我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4.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紫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户籍制度的逐步放开,全县城镇人口比重快速上升。截至2018年年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2.8%,比新中国成立初期上升了38.8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比快速提升。城镇就业人员占比从1978年的28.9%上升到2018年的54.1%,乡村就业人员占比从56.3%下降到39.2%。

三、产业支撑保障力显著增强

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县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生产方式向多种经营方式转变。“十五”期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两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农业发展进程,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和产业建设、民生工程相结合,有力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布局的优化,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进入“十一五”后期,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村经济,着力提高产业化水平,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换新颜三大转变。2018年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1亿元,较1949年的0.097亿元,增长260倍,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6.42%,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下降10.61个百分点。在产业发展方向上,一是坚持以富硒绿色产业为重点,全力培育发展富硒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富硒资源,持之以恒的发展以茶叶、魔芋、畜牧为重点的绿色产业,努力将独特的资源禀赋转变为兴县富民的优势产业。截至201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3.13万亩,年产茶叶7110吨,产量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45吨增长12倍,较1978年增长7.3倍。二是加大产业资源整合,着力打造富硒食饮品龙头产业。截至2018年年末,全县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到6家。富硒主导产业现已发展成为我县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三是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产业融合进一步提升。全县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等种养模式。截至2018年年末,全县发展现代农业园区23个,培育专业合作社55个。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省级初验,县电商服务中心、智慧物流中心和113个服务站点建成投用。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商迅猛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夕,紫阳县工业经济从简单的手工业到传统的简单加工业及采掘业,经历了漫长的缓慢发展期。直至“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毅然作出了实施“工业强县”的重要战略部署,把工业突破发展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大胆突破体制束缚,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按照“政府搭台、园区承载、产业聚集”的原则,举全县之力先后建立了蒿坪工业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围绕园区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湘贵锰业、真硒水、富硒食饮品、锆刚玉等一大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项目,相继签约建设投产。新发展理念催生一批新型工业,实现了紫阳工业经济的飞跃发展。2018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42.7亿元,较2010年增长10.7倍,工业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6.4%提升至2018年42.7%。以富硒食饮品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8年全县富硒食饮品业累计完成产值71.9亿元,同比增长22.05%,占全县规模工业总量58.34%。

四、基础设施实现巨大飞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抓住国家大规模投资建设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紫阳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把推进城镇化水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按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坚持以每年城乡各10件实事为抓手,倾力打造紫阳特色县城。10年来县城建设按照“一港、两区、三路、六场、三中心”建设规划,以紫府路综合改造、紫阳广场、文化中心、棚户区改造、河堤路改造为亮点的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或加快建设,城市功能得到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基本形成。70年来,全县交通运输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县内公路路况大为改善,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到2018年底,全县共有公路通车总里程2883公里,比1978年增加里程2600公里。全县17个镇175个村实现了基本通水泥或柏油路,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镇为支撑,以村组为节点的辐射城乡、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襄渝二线、包茂高速的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了紫阳、西安、重庆三地半日经济圈,广大群众的出行更加便捷,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彻底改变。

邮电通信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主要是通过电报和信件邮递来与外界保持联系;改革开放后,国家对通信建设逐步加大投入力度,紫阳城乡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电信业务总量大幅增长,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通讯消费支出增长迅速。2018年,全县居民人均通信支出1464元,比1993年人均通信支出5元提高292倍。2018年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数2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达4.2万户。

五、人民生活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夕,人民生活积弱积贫,挣扎在贫困线上。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由温饱逐步迈向全面小康。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紫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95元增至2018年9160元,年均递增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559元增至2018年24380元,年均递增1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194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仅5.8万元,2018年达到720816万元,人均2.5万元。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2018年紫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3.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6.2%,较改革开放前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居民消费由温饱向多元消费迈进。近年来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7173元,较1978年188元增加698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998元,较2005年的4903元增加14095元。城乡居民消费方向出现巨变,人均居住消费支出超过食品消费支出,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六、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城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推进和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8年,社会保障实际上是国家保障,层次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众多优惠政策的落实,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8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万人,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0.1万人、3.47万人、0.84万人、0.52万人。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迅速。2018年底,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28.33万人,参合率99.7%。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社会救助、优抚优待等政策全面落实。2018年末全县城镇居民973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0980人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年末全县农村五保对象5547人。享受高龄津贴老人2.69万人。全县现有敬老院21所,床位1612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038人;全年临时救助4840户次,8354人次;医疗救助32546人次。

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紫阳教育水平十分落后,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县教育事业飞速发展。2005年全县顺利实现了“两基”目标。党的十八大后,紫阳教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全县累计投入资金6.9亿元,新建和改建中小学、幼儿园,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先后建成紫阳县第三小学和17所镇级中心幼儿园,实现了多媒体设备班班通,提高了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2018年,全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整体提升。2018年,紫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3.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小学净入学率达到100%。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连续十二年保持增长。

八、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县卫生医疗水平低下并且主要集中在城镇,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69个,比1978年增加191个。卫生技术人员1667人,比1978年增加1165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189张,比1978年增加590张。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扎实有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疾病防控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先后被命名为全省计划免疫工作示范县和地方病防治示范县,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普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九、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紫阳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事业,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保投入成倍增加,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8年,紫阳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正式启动,河(湖)长制全面落实,51个村“五边五治、四化四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验收达标,“两镇一区”污水处理厂、30处农村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全县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1%,治理水土流失110.6平方公里,绿化造林6.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6.2%,汉江水质稳定达标,空气优良天数349天,超预期目标29天,空气质量指数排名省市前列。

总之,过去的70年,是紫阳人民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70年,是紫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辉煌成效的70年。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努力开创紫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