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紫阳县农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

时间:2019-01-30 00:00
文件名称 2018年紫阳县农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
索引号 0000001140000201903004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年01月3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9年01月30日
内容概述 2018年紫阳县农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

2018年,紫阳县坚持园区承载、产业引领、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县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2018年农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

一、农村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4.1%,较上年同期增长0.1个百分点;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6亿元,同比增长4.1%,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4.9%;林业增加值0.4亿元,同比增长33.8%;牧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1.3%;渔业增加值0.47亿元,同比下降19.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6亿元,同比增长4.3%

从增加值构成情况看,农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其中:农业和畜牧业增加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3%17%,成为拉动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的主要因素。具体见下图

20190306111703552_TZNQdx5q.png

(二)粮油产量获丰收

在稳定豆类、稻谷、油料种植面积的前提下,逐步调减小麦等低产低效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优质高效的玉米、薯类等农作物面积。2018年紫阳县全年粮食产量10.3万吨,比2017年增加2434吨,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4.3万吨,秋粮产量6万吨。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万亩,比2017年减少2626亩,同比下降0.4%。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9.4万亩,产量31660吨;稻谷种植面积3.1万亩,产量15385吨;油料种植面积9万亩,产量10112吨;豆类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5891吨;马铃薯种植面积21.5万亩,产量38750吨。

(三)畜牧业生产有升有降

1、生猪存栏下降、出栏稳定

2018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6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1.4%;全年累计出栏 24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

今年以来,生猪收购价持续低迷,加上玉米、豆粕等原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好多养殖户不敢补栏,使生猪养殖规模缩水,存栏下降。

2、牛存、出栏双降

2018年末,全县牛存栏5869头,比上年同期下降1.1%;全年累计出栏2050头,下降0.2%

我县养牛大户屈指可数,由于政府加大于环保污染治理以及集中搬迁等,不少养殖户搬迁后无养殖条件,在年底出售肥牛后不再饲养,使全县牛存、出栏减少。

3、羊存、出栏均下降

2018年末,羊存栏7万只,比上年同期下降0.9%;全年累计出栏5.8万只,比上年同期下降2.2%

我县养羊大户较少,饲养的山羊都是放养,加上外出务工,劳动力转移,以及移民搬迁快速推进导致羊的饲养条件受限等因素,有的养殖户出售肥羊后不再饲养,造成羊的养殖规模减少,存、出栏均有所下降。

4、家禽存栏略降,出栏增长

2018年末,全县家禽存栏55.3万只,比上年同期下降0.3%;其中蛋鸡存栏22.3万只,增长0.8%;全年累计家禽出栏66.5万只,同比增长5.8%;禽蛋产量4585吨,同比增长0.6%

家禽存栏的减少,主要是年关将至,养殖户大量的出售肉鸡,而鸡苗补栏适宜在春节过后的春暖时节,因此导致存栏下降,出栏增长。

(四)蔬菜、药材生产平稳增长

1、蔬菜面积、产量实现双增长

2018年,紫阳蔬菜面积、产量总体回升,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1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5%,产量为24.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

2、药材面积产量均增长

2018年末全县中草药材种植面积18.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4.4%;产量为5857吨,比上年同期增长0.3%。中草药材由于是多年生长作物,有种植周期长、跨度大、不规律的特点,今年的药材因价格低迷,导致种植户没有大量收获,直接影响了全县中草药材的产量不高。

(五)茶叶产业形势大好,丰产丰收

紫阳充分利用扶贫等政策大力发展我县茶、果种植,2018年末,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3万亩,同比增长4.6%,今年新增茶园面积1万亩;茶叶产量达7110吨,同比增长16.2%

(六)造林绿化一增一降

2018年,全县育种育苗面积0.35万亩,同比增长75%;造林面积6.3万亩,同比下降8.8%;零星植树70万株,与去年持平。

(七)水产养殖大幅下降

因受全市环保要求,配合安康市瀛湖库区网箱清理整顿工作,我县渔业全部实现“网箱上岸”,产量严重受到影响,2018年,全县水产品产量完成5410吨,同比下降12.9%

二、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虽然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在不断加大,农村面貌、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农业基础建设投入相对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功能老化、改造缓慢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县、镇财政困难,村组没有集体收入,多数农民还不富裕,制约着农村发展的急需改善的农田、水利、科技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仍需加大投入。与此同时,病虫害测报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环境监测等科技服务设施仍需改善和提高。

2、农业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程度偏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及农户“重生产、轻销售”的观念和做法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也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有效利用。乡村振兴、农村“三变”改革推进措施尚需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土地产出率和规模效益较低。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较低,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3、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农村科技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无法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全程服务。涉农主管部门人才奇缺,农资服务、生产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农业机械化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合作组织发育滞缓,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农业生产和市场联系不紧密不密切,农民得不到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服务指导。

三、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支农扶农力度,改善农业基础建设。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在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提高补贴力度和范围,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同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全县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为农民增收的能力。

二是扩大农业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程度。一是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借助洄水团堡村经验,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平台,将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推动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二是持续打造省市县三级农业园区培育发展,进一步整合本县优势资源,集中打造一批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占有率;三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由于规模大,资金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在农业一体化过程中,作为产业链的组织者,示范带动作用更为明显。政府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加大园区培育和扶持力度,集中培育和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有前景的优势龙头企业,加快紫阳农村经济振兴发展。四是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构建良种覆盖广、耕地质量好、品种质量优、产业链完整的优质粮食产业,加强茶、果、畜牧、中药材、设施蔬菜、流水养殖六大优势产业的发展。要特别重视发展循环农业是推进紫阳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是构建农产品信息平台,加强农产品信息交流。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涨跌幅度较大,不仅无法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而且影响市场平稳运行。各级政府应积极构建农产品信息平台,加强对农产品市场前景、品种预期、经济效益、产品市场容量、供需状况、价格等信息的发布。同时要积极开展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供求信息。

(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已正式认定发布,按照规定,本文使用的2017年度、2018年度数据均为调整认定后数据,各单位使用对外发布时,请以本文数据为准。)

紫阳县统计局

201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