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关于进一步加强县镇两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陈 琴(县中医院)
常青海(洞河镇社区居委会)
哈志刚(向阳镇社区居委会)
刘兴佑(焕古镇卫生院)
王日莲(红椿镇中心卫生院)
唐华梅(瓦庙镇镇政府)
吴章新(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理 由: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卫生保健、疾病控制等工作量大幅度增加。虽然县人社局在近几年来加大招聘力度,为县镇医疗机构招用了一批大中专学生,但因基层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待遇较差,加上子女教育等原因,高年龄医务人员自然减员或外流情况比较严重,医疗机构的整体人员素质下降较为明显。为进一步加强县镇两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提升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疗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提出如下建议:
建 议:
1、重新核定县级、乡级医疗机构人员编制。根据医疗机构存在的人员紧、任务重、资金不足等困难,按照相关标准重新核定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同时应为进修、培训学习、产病假期预留编制数,按实际上岗人数的120--130%核定编制。要保证每位基层医务人员,平均每5年有一年的进修、培训学习时间,并按编制核定人员保障经费,确保基层医务人员薪酬水平。
2、增加素质提升工程和相关项目的工作经验。要求编制其他人次培训经费,如社区医生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等。
3、通过各种形式做好人才队伍的储备。采取各种形式,培训、引进、招聘医学人才,提高卫技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促进医学知识更新,优化学历和职称结构,以增加基层人才队伍的储备。一是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的进修计划,通过外派进修、业务培训、名师带徒等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二是要积极引进、招聘具有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他们的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环境。
审查意见:请县卫生局主办,县人社局协办。
回复意见:
陈琴、常青海、哈志刚、刘兴佑、王日莲、唐华梅、吴章新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卫生事业的关心和关注,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县镇两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近年来,紫阳县卫生局一直把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为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来抓。主要做法:三年来,我们至力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和离职培训、网络继续医学教育和人才引进工作、努力破解制约卫生事业发展难题。实施“五项工程”,加强县乡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双培工程”,强化“双卫医学”、“华医”继续医学教育远程网络培训,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培训县镇村医技人员 1599人次。建立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机制,规范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实施全员轮训。 二是实施“引苗工程”,积极招聘和引进卫生技术人才,近三年来,累计招录专业技术人员91名,进一步改善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三是实施“拔苗工程”,选派县、镇两级医疗机构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急救等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业务技术骨干人员参加省市培训,截止今年5月参加省市培训350人次,全科医师培训45人,学科带头人10人,提高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四是实施“育苗工程”,免费订单委托西安医学院、延安学院免费订单培养临床医学和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人员4人,县级医疗单位招录大学本科10人。五是实施“雨露工程”,认真开展县级医院对口支援镇卫生院工作和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采取“走下去帮教”、“请上来培训”、“全天候指导”的互动模式进行人力和技术支援。促进了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整体服务能力的提高。
下一步工作打算是,结合紫阳实际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机遇,建议政府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同时重新核定医疗卫生单位编制,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动态管理,自行平衡。
近年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医疗保障制度得到巩固完善,参合农民实施应保尽保,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实现纵深推进和全覆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有力,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通过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实现了我县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诚请您对如何改进我县卫生工作又好又快、和谐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特此回复
联系单位:紫阳县卫生局
联系电话:4421829